绘丰收地图 聊丰年攻略

观众丰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大洋网讯 稻花香里说丰年,农民晒秋喜开颜。昨日是二十四节令中的秋分,也是我国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全国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的六个分会场之一,广东省梅州市在梅县区大黄村文化广场举行有岭南风味的民俗表演、农产品展览等活动,欢庆丰收节。
梅州也是广东省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此外,广东还在韶关、清远、云浮、江门、惠州、佛山、湛江、茂名设8个分会场,由当地结合本地特色举办节庆活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在昨日分赴全省各地,直击当地的庆丰收盛况,还绘制出一幅“广东丰收地图”。不妨跟着记者的脚步,一起看看全省各地都有哪些“丰收攻略”。

梅州主会场用数百个柚子堆成一个巨型金柚,十分显眼。
梅州梅县丰收作物:柚子
攻略:农产品“触电”流通量剧增
梅州梅县是“中国金柚之乡”。昨日上午,广东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梅州启动。记者在会场两旁的柚子林里看到,金柚早已挂满枝头。活动期间还有客家山歌、舞龙舞狮表演、瑶族长鼓舞表演、大锣鼓表演等岭南民俗文化表演。此外,现场还设有南粤农耕文化展览区,民间传承工匠展示区,名牌产品推介区等专区,集中展示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岭南传统工艺品,优质绿色品牌农产品等内容。
梅州柚是在梅州市范围内种植的所有柚类果品的总称,种植品种以金柚和蜜柚为主。目前,梅州柚种植面积达60万亩以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其中主产区包括梅县区和大埔区。
梅县大黄村的柚农廖思香种植柚子已有20多年时间,她种的300棵柚子今年迎来大丰收,产量比去年多了2500公斤,足足增加一成,按每斤2元计算,她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多了1万元。
柚子丰收,如何开拓销路是关键环节,梅州给出的攻略是:“触电”。据了解,梅州已构筑起“大宗供销、超市专柜、社区直供、电子商务”四位一体的市场商贸体系。该市已建成2000多个村级电商运营点,农村快递网点383个,204个乡镇、街道实现快递网点全覆盖。
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梅州全市农电商成交额达52.52亿元。截至今年9月19日,梅州蜜柚运输总量近1万吨,为农户创造直接经济收益超过5000万元。仅花窗村,每天通过快递发送的柚子就达到10万斤。

惠州丰收节分会场
惠州龙门:丰收作物:杨桃
攻略:成立杨桃专业合作社
昨日上午,“中国农民丰收节”惠州分会场分别在惠城区海纳农业公园和龙门麻榨举行,活动现场不仅可体验生态观光、生态采摘,露天采摘新鲜杨桃,更有“丰收桃园”健步走、“桃色桃香”龙门宴品鉴会、杨桃展示展销会等趣味农事活动。
据了解,位于龙门县南部的麻榨镇,依托优美生态自然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出产的杨桃清、甜、爽口、多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麻榨镇杨桃种植面积约8500多亩,年产量3200万公斤,产值1.2亿元。杨桃产业正朝着品牌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市场不断扩大,远销全国各地。全镇已成立了绿安杨桃等4间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全镇1300多户果农种植,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地方优势产业,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2018年7月9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前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监测合格和第八批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文件发布,龙门县麻榨镇荣获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麻榨杨桃)。
每年杨桃收获季节,各地客商纷至沓来,产品供不应求。今年电商交流会现场订购会,7家企业现场订购3900万斤杨桃;23日当天还举行杨桃擂台赛评比出最粗壮杨桃树、最优质杨桃等。

现场观众举着稻穗欢庆丰收节。
韶关乐昌:丰收作物:香芋、马蹄
攻略:种植历史久、土壤适宜
提到韶关的名优农产品,就不得不提乐昌的张溪香芋。张溪香芋产于乐昌市北乡镇、乐城镇、长来镇、廊田镇。而在武江乐昌峡口右岸、赵佗城遗址附近,即乐昌市乐城街道张溪村所种植的香芋最具有代表性,张溪香芋也因此而得名。乐昌种植芋的历史已超过340年。目前,乐昌的乐城街道办事处、廊田镇、长来镇、北乡镇已经大面积推广种植张溪香芋。据了解,张溪香芋优质、高产、高效,亩植450~500株,单个香芋重3000克左右,亩产1250千克,目前市场价格平均为16元~20元/千克左右,平均亩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平均每亩净收益可达1.5万元。目前,张溪香芋年产量已超万吨,产值逾亿元。
而乐昌还有“中国马蹄之乡”的称誉,其中以北乡镇出产品质上佳。北乡马蹄之所以品质比其他马蹄要好,是与其得天独厚的环境密不可分的。这里三面环山,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土壤以黄钯沙土为主,正是马蹄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因此结出来的马蹄个头大、爽甜,不仅珠三角,甚至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东南亚一带,成为乐昌著名的土特产和拳头产品。
北乡镇现有马蹄种植面积15000亩,同时辐射带动该市乃至韶关市周边其他镇种植马蹄面积近105000亩。
韶关南雄:丰收作物:白果
攻略:广植银杏树成“白果之乡”
在南雄的坪田镇,有一大片千年丛生银杏林,树龄最长的有1680多年,成了南雄独特一景——古银杏群落。南雄银杏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早在唐朝年间南雄就有银杏,是我国银杏经济林栽培最南端的县,是广东银杏主产区。
南雄是国内纬度最低的天然银杏生存区域,现有银杏林10万多亩,主要分布在坪田、油山、帽子峰、主田、南亩等18个镇,且集中连片,上百亩规模的银杏基地就有20个。其中,坪田古银杏树群尤为著名。上个世纪90年代,南雄广植银杏树,发展银杏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白果之乡”。目前,南雄市有银杏树60多万株,年产白果约300多吨,其中主产区坪田镇上百年的银杏树有1600多株、年产白果100多吨。
南雄银杏(白果)最大优势是:早熟、早上市,每年8月中下旬可采收,是中秋佳节的佳品;粒大、壳薄洁白、肉糯性强、食味香浓、胚芽隐没、无苦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南雄传统出口的产品。

新会陈皮等特色农产品吸引市民和游客购买。
江门新会:丰收作物:陈皮
攻略:打造“一条龙”现代农业
一直以来,新会陈皮都是以皮“贵”而闻名,主要用于药膳、煲汤等用。产值一直不高。当地人称其为“一张皮”。导致皮贵肉贱,每年当地把柑皮剥取后,柑肉被大量废弃。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经营者等各界人士对新会陈皮(柑)的研究开发,现在当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局副局长潘华金告诉记者,“传统的陈皮用于药膳、煲汤,如今还开发出了陈皮零食、陈皮酒、柑普茶、柑红茶等新会陈皮产业链;而且,柑肉的价值也得到研发提炼,近年来开发出了陈皮酵素,以及以陈皮酵素为原料的保健品、美容品等等,而且新会柑产地还结合休闲旅游等需求,推出了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
当地政府一直致力发展陈皮产业,通过积极搭建“陈皮银行”、创新推出“陈皮e贷”、高薪吸引研发团队和项目等方式,全力推动新会陈皮产业化发展。目前,新会陈皮产业已初步勾勒出一个以陈皮为中心,集陈皮加工、柑鲜果交易、仓储物流、文化观光等一体的区域产业聚集区,形成种植、橘皮陈化、陈皮酒、陈皮凉果、陈皮糕点、陈皮普洱茶等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建立起农工商同步、产学研共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产业新格局。

农耕博物馆
佛山顺德:丰收作物:鳗鱼
攻略:打造水乡休闲“鳗生活”
在顺德分会场上,顺德鳗鱼获颁“2018年广东省最具影响力渔业区域性公用品牌”。
据了解,顺德从1986年开创土塘养鳗到涵盖鳗鱼培育、饲料生产、鳗鱼养殖、鳗鱼加工等一整套成熟、完整的鳗鱼产业链,鳗鱼已成为撬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引擎”,牵动世界味蕾。
据介绍,2003年至2006年是顺德鳗鱼的发展高峰,当时顺德的养殖面积有7.5万亩,年产量5.5万吨,产值达22亿元,鳗鱼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加工和出口基地;而在同一时期,稔海村鳗鱼养殖有超过3万亩,接近顺德鳗鱼养殖的一半,年产量达2.4万吨,产值为9.6亿元。
目前,顺德稔海村鳗鱼养殖面积超过2.5万亩,年产量2.3万吨,产值达29亿元。未来,顺德还将把稔海打造水乡休闲“鳗生活”,形成“鳗文化”,建设一个融鳗鱼产品、美食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休闲示范园。
肇庆德庆:丰收作物:四大南药
攻略:73万亩形成全产业链
昨日,肇庆市举办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在德庆分会场,上万名当地农民和外来游客相聚在美丽的“中国诗歌小镇”金林村,隆重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
现场展示了德庆贡柑以及何首乌、巴戟天、广佛手、肉桂、紫淮山、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处处呈现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该县农民梁小强近年来种植的4000多亩南药基地今年喜获丰收,一大早他就来到自己的南药展示厅摆放好农产品给大家参观、品尝、购买,他介绍,德庆种植的南药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自己种的南药产品已全部实现订单式销售,他计划再扩种2000亩,带动更多农户种植,为德庆的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多作贡献。
据了解,德庆县结合其得天独厚的南药资源优势和种植历史传统,大力发展何首乌、巴戟天、广佛手、肉桂等“四大南药”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有效推动了南药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县已形成了73万亩的南药种植规模,其中巴戟天5.9万亩,何首乌2.2万亩,广佛手1.7万亩,肉桂63.2万亩。该县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南药健康生态基地,申报国家级南药批发市场,不断提高“四大南药”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广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卜瑜、秦仲阳、王名润、严建广、于敢勇、陈家源
通讯员杨永正、欧建军、谢有锦、郭文斌、杨坚、龙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