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我们》 采榛子 东北老家的山上有野生的榛子

《那个年代的我们》

采榛子

东北老家的山上有野生的榛子,小的的时候采的人少,只要你想采就能收货很多,虽然如此,但农民不是每年都能抽出空闲去采摘。那时经济条件差,物资匮乏,孩子们的零食大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榛子就是其中一个。

榛子树算是一种灌木吧,大多成群生长,高的有两米左右,叶片上有短毛,果实外衣也长有毛刺,而且外衣还含有一种酸性的浆液,因此采摘时要穿上长袖衣服,戴上手套最好,不然手臂会感觉痛痒。但在我小的时候,家家户户基本没有备用的手套,因此大家也就只穿一件长袖的衣服遮挡一下胳膊。对于大人们来说无大碍,他们常年干农活,手掌粗糙,但孩子们娇嫩的皮肤就无法承受啦!

通常采摘榛子时,大人们都不会带上孩子,一是孩子根本帮不上什么忙;二是路途远,且山路难行;三是山区环境复杂,虽无豺狼虎豹,但毒蛇害虫却很常见。

记得榛子应该是在9、10月份成熟,因为印象采摘榛子的时候,地里的玉米已经可以食用。我从小对大山有一种热爱,仿佛山林里有无限的新奇等着我去发现,因此一旦有机会去接触它,我便毫不犹豫地抓住。

那年榛子成熟季,我大概是6、7岁的年龄,市里来了一名亲戚,让母亲带着去采摘榛子,我哭喊着一定要跟着去。母亲苦口婆心的劝阻根本无法动摇我的决心,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带上我。母亲深知会有很多困难,于是和我约法三章,一要我紧跟着她,不能离开她的视线;二要保证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不拖累他们。对于一门子只想上山的我,哪会想什么后果,所有的要求都能接受。

准备好一切出发啦!东北9月份正是秋高气爽,但也有时气温会很热。记得那天的气温还很高,加上行走,还没到山脚下,我已汗流浃背,又热又累。我看着母亲和那位市里的亲戚还无休息的意愿,只好咬牙继续跟随。

从家到长有榛树的山大概有7、8公里,走路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但乡下路况很差,都满是坑洼的泥土路,路中间是牛马蹄印,两侧是车轮印。走在这种路上,你要时刻盯着路况,要不然很容易歪脚。眼睛高度集中,腿脚承受不同方向的冲击,让人更容易产生疲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