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近年来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品种变化及趋势
黄淮海夏玉米区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约占三分之一,产量占约三分之一,是世界唯一的以夏玉米种植为主的区域。
一、黄淮海夏播区范围
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范围主要包括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中下游的山东、河南的全部、河北大部、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和江苏徐淮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生产集中区。

黄淮海区涵盖9个省(市)
二、黄淮海区域的生产特点及问题
1、生产特点:
(1)种植制度: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
(2)套种改直播:积温减少150 ℃;多粒改单粒:种子活力要求高;
(3)人管改机管:全程机械化;精管改简管:播、肥、药一体简化管理
(4)高产改高效:种植者节本增效,追求利益最大化
(5)流转和托管:个体到大户/合作社/企业,小户变大户
2、主要问题:
高产难持续;稳产难保证;
机收难满足;质量难保障。
解决“四难”是 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黄淮海夏播区气候特点及变化趋势
本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降雨量丰富,同时处于黄淮海三河下游,水资源丰富,为农作物灌溉提供充足条件。
1、气候资源及其变化趋势
(1)年日照2360 h; 由北向南递减,河南省南部低于2000h;
年降雨量678mm; 从北向南递增,豫南、皖苏北 为高值区;
(2)玉米季平均气温23.4℃; 6月上中旬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
(3)降水与玉米需水季节同步,自然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利。
(4)雨量分布不均匀,自然灾害较多,对玉米生产不利黄淮海玉米区最大特点是自然灾害频发引起的可变性。
2、变化趋势
(1)年均温度持续增加:1.6度,年日照时数持续下降13%,玉米季减少 52小时;
(2)年降雨量波动增大,玉米季北降南增 北旱南涝;
(3)气象灾害及生物灾害频发重发;
水灾、热害、光灾、风灾、生物灾害,频发重发。
非生物灾害损失66 %,生物灾害损失10%。
减少逆境灾害损失是挖掘产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四、主要气象灾害
1、旱灾
玉米播种苗期:分为初夏旱,玉米拔节卡脖旱,玉米花期伏旱三种
2、水灾
在7-8月的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60%-70%,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易出现渍涝灾害。主要发生在黄淮南部地区,发生频率均居全国首位。
3、阴雨寡照
主要是7月下旬到8月中旬的阴雨寡照。出现阴雨寡照天气的年份平均为27%左右 ,以黄淮南部出现频率较高 。2003年河南玉米生长季节遭遇严重花期阴雨天气,全省玉米平均减产37.42%。
4、风灾倒伏
黄淮海的大风多在夏秋之交,瞬时风力可达到 10级 以上。有时风雨交加,土壤松软,极易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7 月底至 8 月初,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一旦倒伏或倒折,产量受损严重。9 月中下旬,玉米接近成熟,一旦倒伏或倒折,产量降低,影响收获。
5、高温热害
从2013年至2022年的十年间,有七年发生高温热害。尤其是2022年,局部区域35度以上高温天气持续35天以上。
高温干旱叠加,造成玉米受精不良或籽粒败育,结实率严重下降。

6、生物逆境灾害
主要包括青枯、穗粒腐和锈病。

五、黄淮海夏播区玉米主要病害
根据2021年修订的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我将病害分为两种:主要病害和重要病害。
1、主要病害:
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小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2、重要病害:
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瘤黑粉病。
上述病害需要接种鉴定。
四、当前主栽品种的分类
根据穗轴颜色和穗子大小分为四个大类,对当前黄淮海夏播区的主要玉米品种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几个初步结论:
1、当前的主导品种以大穗型为主,近两年中小穗的接受程度在提高;
2、白轴有向红轴转化的趋势,有些区域白轴占主导,有些区域红轴占主导,但红轴占主导区域的数量要多于白轴占主导的区域;
3、种植习惯有从稀植向密植转变的趋势;
4、没有十全十美的品种:几乎所有品种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株高偏高、品质一般、产量一般、抗病性存在缺陷等。几乎没有品种能够抵御所有主要病害:上述所有的品种都无法抵御所有病害,我的意思是说抗性在中抗以上程度。
六、黄淮海夏播区品种发展趋势
1、白轴向红轴转化:
白轴占主导区域的数量少于红轴占主导区域的数量;部分传统白轴区开始种植红轴品种并呈快速发展势头;
2、中低密度向中高密度发展:
目前河南品种审定分为两个密度组:4500和5000。
3、大穗相对中小穗占主导,但中小穗品种发展很快。
上述研究的22个主栽品种中,大穗型品种占多数。这也可以理解,看着舒服啊。但同时,由于机械化快速发展、气象灾害频发重发,从去年开始,中小穗的接受程度在快速提高。
4、品种抗性越来越受到种植户重视
黄淮海区域的气候特点和耕作制度决定了各种气象灾害频发重发。尽管没有一个品种能够抵御所有病害,但对品种抗性的追求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品种不可能十全十美,但至少不能有致命性的缺陷。
5、籽粒品质成为筛选的重要参考
按照国家品种审定标准:普通玉米品种籽粒容重≥720克/升,粗淀粉含量(干基)≥69.0%,粗蛋白质含量(干基)≥8.0%,粗脂肪含量(干基)≥3.0%。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包括经销商、种植和粮商)在选择品种时,将籽粒品质作为重要的参考,比如籽粒颜色、容重、大小等。
6、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步增加
养殖户增加,养殖规模扩大,青贮玉米需求增加;有些品种,作为青贮玉米产量不错,价格不错,种植户收益较好;刺激了青贮玉米的种植积极性。
文章来源:谈农说种/编辑: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