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疫情持续升级,相信川普不如相信玉米
近日美国局势动荡不安,未能及时控制的疫情和全国性爆发的暴乱,让美国国家信誉跌至谷底,无论暴乱结果如何,无疑都给美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据搜狐网等媒体统计,这场暴乱让美国损失至少十亿美元,农业工业服务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中国粮油信息网也估计,包括玉米在内的美国农业出口面临激烈竞争,或将大幅降低。

美国玉米带分布在美国中央平原,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产量却占全国五分之四,是世界重要的玉米出口国,美国玉米产量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美国种植玉米区位优势。
普及美国种植玉米区位优势前,首先需要了解玉米的生长所需条件:温度、光照、水份、土壤。玉米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严格,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种植。但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疏松通气的土壤种植最为适宜。玉米需水较多,是喜温、喜光作物。本文将从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分析。
自然因素上,美国中央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降水较充足,但主要集中在6、7、8月,因此除了自然降水,政府也在商品谷物地域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农业,充足的人工水分补给,给了玉米适宜的水分条件。

地形条件方面,中央大平原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开阔,方便大面积集中种植,生产规模大,加上当地农民实行休耕和轮作制度,保证了土地肥力,土壤较肥沃,能保证作物稳产高产。
社会经济条件上,进入本世纪后,世界人口猛增,包括玉米在内的农产品需求缺口迅速扩大,玉米是亚洲多国的主食之一,而本国商品率低,供不应求,为美国创造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美国玉米种植区临近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能依靠发达的航运和公路铁路运输网进行玉米外送;政府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科研成果,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提高了玉米作物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发达的工业也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机械,缓解人少地多的矛盾。
这些因素组在一起,共同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助力,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类似的农业形式,但商品率远远低于美国中央平原,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商品化农业生产,商品率超95%,作为拓展知识小编将美国中央平原玉米带与我国东北平原玉米带进行对比,观察二者异同,分析我国玉米商品率相比较低原因。
相同部分,1、两地农业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商品谷物农业;2、两地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东北黑土及其肥沃);3、两地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单产高;4、两地均交通便利,市场广大。
不同的是:1、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为家庭经营,农场主为收成负责,我国东北玉米带为国营大农场;2、美国玉米带区域化和专业化高于我国;3、我国东北玉米带纬度相比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4、我国对玉米需求大,东北玉米带市场为国内市场,美国玉米带市场主要为海外市场,;5、东北玉米种植区不像美国玉米带一样地广人稀,我国人口较密集。
玉米国内消化和人口密集等原因,使得我国东北玉米带比美国玉米带商品率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