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玉米价格“突然变脸”,大涨30元,2023年9月4日玉米行情

玉米市场就像菜市场一样,位置与菜品、价格同等的重要,如果你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多卖钱也是无可厚非的,如果位置不佳,多卖钱就要讲究方法了。当下山东深加工企业门前的到车辆依旧不减有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地理位置

山东深加工位置直接决定了到厂车辆的多少,有的地区属于玉米的内陆区,有的地区属于玉米采购区,此话怎么讲?

以潍坊地区为例,这边的到厂车辆很少或者没有,所以涨价的企业居多,目的就是吸引粮源的到来。像大泽成生物、滕州恒仁、成武大地等企业正处于各省市的交汇地段,所以江苏、安徽、湖北的玉米陆续上市后就会积极奔赴而来,落价的企业就会增多,也导致市场出现了涨跌互现的局面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车多就落,车少就涨是不变的规律,但我们更要不仅要知其一,更要知其二,山东深加工的落价跟地理位置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农民老铁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9月5日,前几天跌跌不休,从昨天开始又变脸涨价,玩的是不亦乐乎,辽宁黑山某粮库报价30水1.06分,相对去年同期当地开秤价30水报1.03元/斤。同时吉林燃料乙醇突然大涨30元,收购价格2730元/吨,面对这样的价格,运到港口的价格就已经达到2930元/吨。

华北春玉米此刻却姗姗来迟,但也即将大量上市,深加工门前的车辆就已经说明问题,前期收购毛粮的价格都达到了1.4元左右,马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都会有成熟的玉米上市,直至10月份的时候大量上市,在这个相对还是断档的期间,玉米价格又会是一个相对坚挺的态势。

现在华北的深加工企业开始报出收购春玉米的价格,山东诸城兴贸收购新粮价格1.503元/斤,山东沂水大地收购新粮1.5元/斤,要求22水分以内,如果这个价格成立,前期收粮的贸易商只能说是一个微利,有可能还要赔钱,所以华北地区粮商对于新玉米相对比较冷静,大家都没有积极采购的冲动。

丰收与减产重大分歧

2023年秋季玉米是否丰收,市场存在着极大的分歧,2023年玉米的行情走势,也极在着极大的分歧。

一部分认为今年的玉米又是一个丰收年,即使现在有突发的天气影响,只会增加收割的成本,但粮的产量不会受到大影响,而且种植面积的增加也给玉米价格下跌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因素,不仅全国的面积增加,全球的面积也增加,所以新粮上市后会对陈粮的价格形成冲击。

但新粮上市后价格依旧坚挺,随着收割的地区增多,后期价格就会有偏弱的可能。根本的前提就是今年是一个大丰收年,产量也高,所以高开低走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如果这个判断正确的话,农民庄稼地里的玉米在收割的时候就可以出手,卖到一个相对高的价位上。明年3~5月份的行情看不出大涨的态势,想要大跌不现实,基本后期弱势运行。

注:农民手中的玉米后期涨价也是因为水份在快速的下降后的价格,与大水分的价格并没有差别,只是单独看价格的时候以为卖了一个高价而已。

一部分认为今年减产,各个地区都反馈秃尖的玉米增多,辽西减产成定局,内蒙古东部的赤峰、朝阳山地绝收、敖汉旗、奈曼、通辽、兴安盟等地也是减产的状态,河北的北部也是因为干旱导致减产,吉林地区的西北部也减少,黑龙江地区的玉米在授粉期间温度低导致秃尖现象增多,现在这个时间点气温相当的低,不利于玉米的容重。总体来看,今年是旱涝都有,也就出现了两极分化,有的地区不仅丰收,而且增产,有的地区是丰收,但减产

种植面积肯定是增加,特别是黑龙江地区大豆、水稻改种一部分玉米,辽宁种植花生改种玉米,但总产量大概率不如去年同期。

综上,不论是预期大丰收还是减产,这一切的分歧和预测都只是“纸上谈兵”,因为玉米没有收割入户,没有大量的上市,一切都是根据当前的信息和数据做出的一种理论上的预测,并不代表市场。市场任何表象都可以是假象,当你觉得发现真相的时候,市场也确实验证了,但转眼又变了,这也正是市场的“魅力”。

对市场不要有任何成见,趋势只存在于过去。明天的走势,永远是不确定的,下一秒的走势永远是可涨可跌的。预测是必需的,但不要试图预测市场的详细结构,只要能预测市场的一个局部特征,也很有意义了。那些大脑缺乏逻辑的人,从来都不会用逻辑来反驳,他们只喜欢用某个他们认为对的结论来反驳。

2023年9月5日全国最新玉米价格

新疆阜丰生物:潮粮一、二等2500元/吨。

吉林燃料乙醇:2730元/吨,涨30元。

山东诸城兴贸:陈粮1.515元/斤,新粮1.503元/斤。

山东沂水大地:陈粮1.515元/斤,新粮1.5元/斤。

山东大泽成生物:1.495元/斤,落5厘。

山东成武大地:1.495元/斤,落5厘。

山东天力药业:1.505元/斤,涨5厘。

山东诸城源发:1.512元/斤,涨5厘。

山东东平祥瑞:1.525元/斤,涨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