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避坑指南(二)陷阱识别
编者按
实践中诸多案例结果显示,求美者是相对的弱势,缺少对损害发生时关键证据的保护,以致失去司法救济难以获得足够的赔偿。一场战争没有准备又缺乏弹药,你要怎么赢?所以让我们先了解一有哪些医美陷阱,提前预防。
发布违法广告
广告中含有“我是某整形美容医院皮肤院长,现介绍皮肤激光治疗仪;为全新时代、光电抗衰新宠5GMAX胶原光,治疗皱纹,长期或者永久的毛发减少”…利用卫生技术人员形象作证明发布广告涉嫌违反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使用过期/未备案化妆品
诸如“**角质啫喱”“**多肽冻干粉”等外敷产品,因其过期可能也不会引起大的问题,经营者可能会铤而走险正常推销, 此外使用过期医疗器械和使用无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签不符合规定的进口医疗器械的行为也是被禁止的。
发布虚假广告案
一款“玉米胚芽粉固体饮料”包装盒载明本产品为普通食品,但美容机构在本产品销售过程中通过悬挂海报在店内进行宣传,宣传海报显示本产品有“预防癌症65%、治疗能力76%、治疗关节炎73%”等宣传词汇。
过度宣传
求美者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往往受到夸大虚假广告内容的误导和影响。通常有广告内容不相符,擅自发布医疗技术、诊疗方法,广告内容没有权威机构认定,广告语不真实,发布的广告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等违法行为。神一般的效果我是没看到过,只看到过惨不忍睹的鬼脸。
医师资格
医疗美容是一项专业性强、风险较高的医疗技术,选择合格的医疗美容医师至关重要。美容整形医生注射需要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医师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牙科项目的医师应具有5年以上从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专业临床工作经历;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主诊医师应分别具有3年以上从事皮肤专业和中医专业的临床工作经历。
登录国家卫健委官网、省级卫健委官网,进入“医师执业信息查询”系统,输入医师姓名或执业证,或者医疗美容机构现场查询,一般在机构大厅或诊室悬挂医师执业信息公示栏。
医美场所
医疗美容机构亦属于医疗机构,申请举办美容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设置医疗美容科室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二)有明确的医疗美容诊疗服务范围;(三)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四)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美容医疗机构具有《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正规有保障的机构。
诊疗记录
患者在选择医疗美容医师时,保存留挂号、预约、诊疗、医嘱记录等证据,应注意与医师充分沟通,了解手术方案和预期效果,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医疗美容机构机构病历书写不规范、不详细问题突出,如对患者术前状态、诊疗方式、风险告知、术后预期效果等内容不记、漏记或记录过于简单,甚至存在病历内容前后矛盾等情况,而一旦发生纠纷,因病历记录不完善容易导致双方就个别语句理解容易产生歧义,导致相关医疗行为的损害后果等相关事实难以查明。
诊疗费用
支付美容整形的费用时,向美容机构对公账户支付,往往有些美容场所或医师不具备美容整形资质或者超越经营范围,通过业务员个人名义收费;艺高人胆大的“飞机客”在“三无”的情况下,到约定酒店为爱美者采取注射方式收取费用;狸猫换太子,带客户到有资质的医院走一圈,其他地点私下实施医美注射,资金走的全是个人转款,没有备注,因为达不到证明标准,建立不起事实与证据的关联性,出了问题告都告不赢。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