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亩产1.5吨,到底是不是真的?高产不等于说谎,2点因素是关键
农业作为东方大国的支柱产业,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种植的作物能带来的收益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一个方面。
虽然现在农业的发展也是以规模化种植为主,但是种植业的发展也是多元化的,种植不同作物也是一种发展方式。
而现在鲜食玉米就是一种发展较为不错的作物,它不仅可以作为家禽家畜的饲料,还可以作为人类食用的原料。
鲜食玉米虽然价格较为昂贵,但是相对于饲料玉米来说,它的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而且现在市场上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

这也导致现在不少农户都选择种植鲜食玉米,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但是种植鲜食玉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鲜食玉米亩产量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所以种植者们也都需要仔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获取最大的收益。
并且鲜食玉米的经济效益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所以了解市场行情也是十分重要的,去年已有报道提到鲜食玉米的亩产可达1.5吨,并且还表示,亩产高达1.5吨的鲜食玉米其收益也要高于普通饲料玉米。
这样一来很多普通农户就被这个1.5吨给迷惑住了,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种植的鲜食玉米亩产能够达到1.5吨,从而获得高额收益。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普通农户的高产标准与鲜食玉米的高产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为像北大荒集团红光农场人员表示,今年他们红光农场种植了3600亩鲜食玉米,预计亩产1.5吨。
而如果按照大亩计算,换算成小亩则为1吨,即亩产2000斤左右,带棒湿玉米的重量也会较高。
而这个亩产1.5吨又是从何而来呢?其实真正亩产1.5吨的鲜食玉米主要是指去皮净粒的干重。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农户们误解了亩产量,其实亩产1.5吨的干重鲜食玉米换算成带棒湿玉米则会更高。
所以对于这个亩产1.5吨来说,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甚至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对于上面说到的差异存在着很大误解。其实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普通饲料玉米主要用于制作饲料,并且含有很高的水分。而鲜食玉米则可以直接作为人类食用,并且其水分含量比较低。
并且从两者采摘方式上也能够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普通饲料玉米一般都会选择整株拔起晾晒,再通过机器将粒粒分离。
这样会导致普通饲料玉米在经过机器后,会丢失部分粒粒。而对于鲜食玉米来说,采摘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为采摘时要尽量避免对棒芯造成伤害,而像前面所说过一样,在计算亩产时,干重还会受到水分含量影响。
所以了解不同类型玉米之间差异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对于现在市场上泛滥着各种“玉米”标签来说。
而现在不少农民都在纷纷转型种植鲜食玉米,如果对于自己种植作物的性质和需求不够了解,则可能会受到很大损失。
所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够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