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温热害的玉米品种,来啦!而且,抗旱省肥又同比增产

是的,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世界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科技也是每一天都在进步。

2022年几十年一遇的玉米高温热害,既让很多“对温度敏感”的品种丢盔弃甲,也让一些耐高温、抗高温的品种“脱颖而出”,“剩者”为王。

首先,请大家注意一个事实:没有任何一个玉米品种的“主人”,承认不耐高温

举一个例子,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没有任何一个人承认自己是“小人”或“坏人”,但是,所有人都遭遇过“小人”或“坏人”,是吧?而且,一些“小人”或“坏人”更善于伪装,装实在,装无辜,自认为牠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是吧?种业圈有一个人品极差的“李二缺”,坑骗过几十人,牠自己却一直认为“别人就该被骗”呢。

再说不耐高温的玉米品种的“主人”们,几乎一律都推脱是“天气的事”,和他们的品种无关——甚至用高产、品质好、脱水快等“说法”转移矛盾,是不是呢?

然而,谁也不傻,同样的天气,同一个村子,为啥有的品种高温热害,有的品种就轻,有的品种就“基本没事”呢?

我们最尊敬的专家之一杨利华研究员早在2016年就撰文提醒:“美系玉米”不耐高温,容易倒伏,且容易发生腐霉菌茎腐病......苞叶短而“苞叶包不住果穗顶部”就是不耐高温的典型特征之一(下图是杨利华老师的视频截图)。

除了杨利华老师之外,张世煌研究员、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王玉玺处长也都多次提醒“美系玉米抗热性差”(见附后多图)。

咱们再看下图,这是容易发生玉米高温热害的区域:虽然这个区域的培育的玉米品种,未必都抗(耐)高温,但是,抗(耐)高温的品种一定出自这7个地方:冀鲁豫苏皖京津。

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区域之外培育的品种抗(耐)高温,不是“胡扯”吗?

再举一个例子吧:@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认识的某种业公司的老总,2014年至2015年从东北引进了某美系玉米品种,两年时间也赚了一些。当时,我们@北方农村网的某老师就提醒过他“历史不会重复它的事实,却会一再的重演它的规律,2013年某品种因为高温热害而‘退市’,一定要引以为戒”——然而2年的“没事”让他膨胀了,2016年玉米高温让他赔了不少,他却说“下一年可能没有高温热害”,结果2017年又是高温热害,他又赔了很多;他依然“偏向虎山行”却又遭遇了2018年、2019年高温热害......连续4年的高温热害,他“硬撑了4年”,结局是他从大城市撤回了他老家,从此一蹶不振。

这个例子,大家是不是应该吸取点什么呢?

中国种子协会发出预警,今后的玉米高温热害将“常态化” 。抗(耐)高温如同每一个玉米品种的“底裤”,抗锈、抗青枯、抗倒、抗旱却如同它们的“衣服鞋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玉米高温热害是今后的大概率事情,不发生高温热害才是小概率的事情。

所以说,2023年将是玉米品种“大变局”的开始,“抗性就是产量”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到更多的人。

抗(耐)高温,对于玉米品种很重要,但是,这仅仅如同一个玉米品种的“内裤”,抗锈、抗青枯、抗倒、抗旱却如同它们的“衣服鞋帽”,抗虫(2022年6月8日开始审定抗虫玉米品种,见后附图)又如同“手表”或“项链”...... 有更多的东西“可以用不上”,但总比什么也没有强一万倍。是吧?

这个话题,咱们就不展开讲了。重点讲玉米品种的抗(耐)高温热害问题。前面已经讲过了,抗(耐)高温如同一个玉米品种的“内裤”,“手表”或“项链”可以不戴,但没有“内裤”的危害至少有两点:损害裤子又损害身体,对吧?

玉米抗(耐)高温热害,几大特征,不可不知

“懂行的”种业人都知道,玉米抗(耐)高温,当前主要依靠“热改系”和“黄改系”——其中属于很专业很学术的知识,就略过了,咱们用更多人能看懂的“大白话”讲吧。

首先,咱们要用“排除法”排除“容易高温热害”的品种类型,杨利华研究员的这个视频,大家看看就明白了——但要一定要注意,这种类型的东西,又占多大比例呢?不可不知。

视频加载中...

如果排除了一大部分,剩下的就容易选择了:“热改系”的品种抗高温热害,“黄改系”的品种耐高温热害,这是客观事实——因为“黄改系”的代表品种958,如果密度过大也有高温热害发生(见下图,来自某视频截图)。

@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的实践经验(未必全面,且做抛砖引玉吧),“热改系”的品种,识别的几个特征如下:

融入“热带血缘”的品种,一般具备雄穗分枝多、花粉颗粒大、花丝粗、籽粒横宽、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籽粒容重高7个方面的特征(越多越好)。

1,虽然雄穗分枝少的也有耐高温品种,但是,雄穗分枝多可以确保授粉概率——但雄穗分枝多少“顶多”占1/7的抗(耐)高温的可能性,很多雄穗分枝多不耐高温的品种都是其它性状少或不具备的原因(关键看是不是融入“热改成份”)。

2,雄穗的花粉颗粒大=花粉活力强,授粉能力强。

3,花丝粗=花丝活力强,受精能力强。

4,籽粒横宽,是“花粉颗粒大+花丝粗”的结果——如果“花粉颗粒小”或“花丝细”,玉米籽粒容易“竖长”(籽粒细长)。

5,根系发达,是因为融入热带血缘的种质的一个典型特性——因为,热带玉米区域除了高温(包括地表温度很高),也伴随着台风或暴雨,必须根系发达才能抵御。

6,抗旱能力——根系发达了,自然就抗旱能力好了(可以自己到土壤深处找水找肥),同时耐涝+省肥。比如2个抗(耐高温)的不同类型的夏玉米品种,可以每亩只用半袋尿素就每一年都轻松强过地邻。

7,夏播玉米的籽粒,容重在720克/升至820克/升之间,越高越好——因为,对温度不敏感了、籽粒宽了、根系好了,籽粒的灌浆能力肯定也好啊,容重超越“一等粮”是很简单的是,越高越好。#农业真科技##玉米真科技#

题外话:如果你们当地没有太好的抗(耐)高温品种,2个品种“远源互补”进行混播是你“最不傻的一招”

就算你当地有2个以上的抗(耐)高温品种,也是2个不同类型的品种(抗锈、抗青枯、抗穗腐、抗瘤黑粉等不同的优势),进行“红加粉混播”(一个红轴品种+一个粉轴品种)或“白夹红混播”(一个白轴品种+一个红轴品种)以及“白加白混播”(2个不同类型的白轴品种),可以“抗性互补+授粉互补+根系互补”,更加抗灾,更加省肥,更加高产(同比增产显著)。

当然喽,品种不多的种业公司愿意让你只买他们的某一个品种;

种业公司的业务员“为了自己的提成”且“推销时省劲”,他们也愿意只推销某一个品种;

而种子经销商(包括代理商、零售商),或为了“不费脑子”省心省劲,或为了某一个品种的利润大,或根本不懂“任何品种都离不开抗性,更离不开配套的技术”(如下面两图,再次警示“任何品种,离开了技术,失败是迟早的事”),也大部分停留在“卖品种”或“卖种子”的低层面。

只有一少部分醒悟过来的人,明白了“卖安全”,或“卖同比增产”,或卖“让种植户每一年都强过地邻”,或卖“少肥少水少药,增产增效增收”,才是“层次更高一些”或“高出几个层次”的真正营销。

2个不同类型的好品种,2袋+2袋放在一个购物袋里,让种植户“好上加好”,不是更好吗?下图是某种子代理商的玉米混播购物袋,每亩增加几分钱的成本,但宣传效果比纸质彩页强10倍以上吧(塑料购物袋可以多次反复使用)?

就算你当地没有2个以上的抗(耐)高温品种,应该至少有1个吧?!只要有一个抗(耐)高温的品种,与其它品种混播,就可以提升授粉率27%—49%(据中国作物学会,见下图)。

而对于种植户而言,你何必非要一块地“单中某一个品种”呢?难道说某一个品种“没有缺点”?——请注意,任何一个品种的任何一个缺点,都可能让你家玉米2023年减产。

只要不是两个“赖品种”,2个品种混播可以“抗性互补+授粉互补+根系互补+品质互补”的优势是明显的——但请注意,55%的审定玉米品种属于“抗性不好的”(见下图,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数据),如果一些“小精人”胡乱地用2个“赖品种”混播,那就是“小聪明犯了大错误了”,混播的原则原来讲过很多,需要了解的可以翻阅@十星科技或@北方农村网早前的一些文章或视频。#农业真科技##玉米混播更加安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