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特色美食玉米面钢丝河捞

  饸饹,北方人都知道,面条的一种,其实确切讲是制作面条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以专用的挤压工具将面团从漏勺一样的细孔中压出,形成一条条的面下在锅里……,真够费劲的。专用工具就是饸饹床子,成品就叫饸饹面。

  


  饸饹,有地方写作“河捞”,不知何故?是面都在水里捞哇,应该是“河漏”之误。

  多数地方以白面为主,也有荞面、高粱面的。饸饹,只是改变了制作工艺,口感上产生差距。山西的面食有名,调味、佐食方法并不突出,主要在制作工艺上多变,外加原材料取材丰富,五台的钢丝饸饹就是玉米面做的饸饹面。

  


  忻州是玉米的主产区,当地叫“玉茭子”,所以粗粮能充分利用起来。以玉米面为原料,平时咱见的最多就是个窝头、菜团子、贴饼子,这地方居然能做出面条!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玉米面没有黏性,很难团团,擀面条就更别提了。我就是怀揣着这个疑问,问人家,结果被告知,没有掺别的,做钢丝饸饹的玉米是去了皮的!

  真能琢磨,先把玉米泡水,表皮一膨胀,就势碾剥下来,磨成面。都知道玉米的淀粉含量高,似乎可以成型的,但还是有疑问。

  


  北京郊区把榆树皮晒干磨面,掺在玉米面中以增加黏度,叫榆面。利用的就是榆树皮中含有胶质,做出饸饹。榆树的这个功用在前文《榆树开花》中没有涉及。

  过去的粗粮仅能果腹,现在算美食。不仅玉米面能做成饸饹,还十分劲道,有咬劲,所以冠以钢丝饸饹之名。

  


  小时候,玉米高粱是粗粮,属于家常便饭,白面是细粮,逢年过节才能上桌。如今,玉米与高粱成了稀罕物。前些日子,家住五台的嫂子给我送来一些袋装的五台山钢丝河捞。其实一直也不晓得“钢丝”之名的由来,也不曾见到加工的场面与过程,我只负责享受美餐。

  做钢丝河捞,或焖或煮,与绿菜,肉丁相佐, 偶尔吃,津津有味。年近,天天会抽时间打扫家里的犄角旮旯,关于午饭,通常会选择耗时短,营养足的搭配,钢丝河捞是首选。

  


  钢丝河捞还有个美称 叫金丝面,由玉米脱皮,经机器能量转换而成。黄灿如金。

  羊肉切片爆炒,加白菜,金针,海带,木耳,豆腐,油菜,炒七成熟,加入泡好的钢丝河捞,焖约七八分左右。

  羊肉,土豆,胡萝卜切丁,白菜心,金针,木耳切碎,先炒后熬成卤。钢丝河捞浸泡,上笼蒸约十分,再入水煮,十分可口。

  


  想起前些年,二姐给我带了些自己加工的钢丝河捞,防止变质,我自作主张放在阳台上爆晒之后,河捞不再是河捞,支离破碎,做不出如今这般的色香味全,可见,它是见不得阳光的。

  


  如此美食、你有多久没吃到了?

  想要购买的朋友们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五台山灵峰山庄土特产”在特产商城里面就能找到下单啦!此外还可以在“特产商城”的个人中心找到“代言人中心”注册后所有的商品就可生成专属推广海报进行分享,好友通过你的分享下单,你还可获得额外奖励哦,快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