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7年,我又看到了“玉米面条”
#记录身边经历的事#时隔近47年,昨天在超市,不经意中我又看到了“玉米面条”。它不禁让我想起了1977年1月2号,那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因为就在那一天的下午,我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绿色军装,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新战士(既人们俗称的“新兵蛋子)。当兵的第一天,第一顿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我们就是吃的是“钢丝面”,也就是眼前的这个“玉米面条”。当时的菜就是白菜粉条和土豆丝。现在说起这些,可能年轻的人们都不会也不敢相信,怎么参军第一顿饭就吃的是包谷面呢?而且吃的菜也是没有一点荤腥的素菜。就这,里面还渗透着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那就是:送行饺子,迎新面。虽然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可我们依然作为解放军大学校的新的一员,吃的依然是“迎新面”。手里拿着“玉米面条”,我快步如飞的回到了家,并且迫不及待的又炒了白菜粉条、酸辣土豆丝,当热气腾腾的面条和两个素菜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是眼含着热泪细细的咀嚼此时比什么都香的新兵饭……。抚今追昔,又让我回到了那火热的军营生活。那时候,我们的物资生活都非常匮乏,部队也和地方老百姓一样,吃着百分之七十的粗粮。我无意给现在的孩子们唱高调、说大话,那时候全国上下虽然生活都非常艰苦,但是,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精神都是非常的高涨。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官兵一致,同甘苦共患难那都是必须的。记得,我们那时候新兵训练,体力消耗都非常大,加上没什么油水,所以小伙子们也特别能吃,开训没多久,我们的伙食就吃超了,没有办法,上级只能给我们调集一些高粱面做补充。用高粱面蒸出来的馒头特别硬,我们开玩笑说迎面都可以砸死人[偷笑][偷笑][偷笑],没办法,要完成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不吃饱肚子又不行,但是吃了高粱面馒头,胃里又特别容易泛酸。为了不影响训练任务的完成,我们几乎每个人的上衣口袋里都装着“苏打片”,一旦有酸水上来,就立刻往嘴里塞一片“苏打片”。就这样,我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都在比、学、赶、帮、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部队能锻炼人!”也就是在这所“大学校”里,我从一个懵懂青年学生,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从一个青年士兵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军官,为了保卫祖国,守卫边防奉献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最美好的十五年。为此,我非但无怨无悔,而且还会为此感到无尚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