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玉米拍卖,1吨比国内贵70,为何越贵越买?

价格便宜一直是进口玉米的一个优势,可是,现在进口玉米拍卖的价格,1吨比国内的玉米还要贵70块钱,而且,溢价达到了80块钱。显然,价格优势已经没了

而且,按照常理,价高很可能就会出现流拍,但是,这一次,进口玉米不但没有出现流拍,成交率还达到了100%。

6月11日进行的,第一场乌克兰进口玉米拍卖,数量为11058吨,起拍价是2750元/吨,成交价在2820-2830元/吨,折合大约是1.41—1.415元每斤。

也就是,第一场进口玉米拍卖,溢价达到了每吨70-80元。

溢价是证券市场的专业术语,通俗点说,就是,我们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在买的时候,不但没有讲价,还加了价。而加价的这部分,就可以理解为溢价。

那么,本次拍卖的进口玉米,到底为什么会如此抢手呢?

毕竟,在玉米市场,1吨涨80块钱,也不是小数目了。何况,目前东北港口玉米的现货价格才2750元每吨,与进口玉米的起拍价相同。

既然是这样,买东北玉米就好了,为什么非要加价购买进口玉米呢?

在这个世界上,越贵越买的心理现象,真的存在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听完,你肯定就明白了。

一双质量、样式都还不错的女士皮鞋,如果,拿到早市,摆在地上卖5块钱1双,基本可以肯定,没有哪个女人会买。

但是,如果,把鞋子摆在摊位上,标注大商场甩货,然后,再把价格提到50块钱1双,就会吸引很多人过来看,并且,会有一部分女人愿意购买。

同样,还是这双鞋,如果摆到大商场的专柜里,售价提高到100元,女士们就会争相购买。

这是不是越贵越买?

其实,越贵越买,反映的是一个经济规律。

这也就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尔斯坦.凡勃伦提出的“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提醒我们,有时候,人们在消费的时候,并非都是理智的。有些消费者买的是物有所值,而有些消费者,买的是心理满足。

那么,本次采购进口玉米的买家,到底是不是受到了这种心理的影响呢?

仔细对比一下,还真就不是。

考虑本次乌克兰的进口玉米能够100%成交,与本次拍卖的乌克兰玉米为非转基因玉米有关,除此以外,节省运输成本也在买家的计算之内。

东北港口的玉米价格是不贵,可是,玉米运送到南方以后,价格却高了一大截。

6月22日,重庆地区水分15%玉米,到站价已经达到了3150元/吨,其他价格比较低的地区也在2950元1吨左右。

可见,进口玉米的价格在北方虽然不占优势,可是,在南方却还是具有一定优势。

在生活中,你被这种越贵越买的心理营销套路过吗?

点赞,关注、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