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弥渡大庄:乡村善治,绘就“画”里乡愁——解码大理弥渡大庄村乡村治理秘籍
走进初冬的大理州弥渡县寅街镇大庄村,山坝相望,偶有鸟语轻鸣,湖塘错落有致,山环水绕,青瓦白墙,俨然一幅山水田园画卷。

大庄村是一块拥有久远历史、钟灵毓秀的宝地,其地理位置位于云南历史上古老而神秘的白子国领地,唐玄宗开元三年(713年),张氏在大庄村修建宗祠,清光绪年间,李菊村在此创办香山书院。大庄村下辖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有农业户籍人口1015户3748人,大庄村党总支下设9个党支部有160名党员。近年来,大庄村抢抓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契机,围绕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目标,以“党建+基层社会治理”为重要抓手,以基层治理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成功走出一条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乡村“善治之路”。2023年获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另有云南省省级美丽村庄、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精品村、云南省卫生村、州级生态村等多项荣誉。
党建引领,乡村美美与共
在探索“党建+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中,大庄村党总支切实担负起引领基层发展的担子,不断建强9个党支部,探索“党员中心户长制”“党员责任包干区”等模式,发挥村党支部书记和160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村民对村庄建设的热情,增强党员干部和村民的参与感、认同感。适时成立产业发展小组、项目推进小组、环境卫生小组、调解服务小组、文明宣传小组,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善,铸造党群同心锁。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小组为支撑,监事会、理事会、老年协会等组织为延伸”的乡村多元化网络治理架构,覆盖率达100%。
大庄村党总支带领各村组充分盘活村集体空地、海塘、机动田等资源,在大庄街建设铺面27间;建设出租养殖场5000平方米;建设高标准智能温室2000平方米,与大理春沐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现资产收益15万元;引进大理景华种业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玉米制种烘烤场,带动发展制种玉米种植近2000亩,全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近4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向8个村民小组全覆盖,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带动发展的实力。

自治强基,乡村生生不息
充分发挥村民小组等自治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生力军作用,将“自治强基”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真正激活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
重规划,美丽乡村谋长远。大庄村党总支借助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之机,邀请李文才、孙绍斌等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庄籍干部积极回乡献计献策,共谋家乡发展大计。2021年以来,共引回人才34名,协调项目3个资金420万元,整体协调国土、林业、环保、城建等专业规划内容,科学对接基本农田、国家级公益林等生态保障空间,统筹城建、村建、农业设施建设空间,完成村庄“多规合一”规划1个、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规划1个,谋划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发展项目51个,对引领大庄村未来20-30年的发展提出较好指导性意见。
2017年以来,大庄村以需求、便利为出发点,结合各村群众分布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充分利用闲置集体土地,整合置换私人用地,在全村积极探索创新停车场、凉亭、公厕建设,累计修建村内停车场13个、活动场所5个、垃圾房14座,安装健身器材5套;农村旱厕全面取缔,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5%;建设公厕10座,用村集体资金安装蓄水箱,开发公岗,建立管理机制,确保公厕管理到位、干净整洁。

强整治,美丽乡村强保障。2019年,借助中国传统村落项目先行先试实施污水治理,铺设污水管网2200米,建设污水处理站1座,大庄村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完成村庄污水治理工作。相继争取实施了大庄营村民族团结项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等项目5个。对河道、池塘、沟渠开展清淤治理,疏通排水,实现主要河道、沟渠保洁制度化、常态化。

塑颜值,美丽乡村入画来。大庄村党总支还发动党员“出点子、谋路子、找银子”,率先将各支部党员活动室内外和自家房前屋后及可利用墙面进行绿化美化,引导带领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在村内村外院内院外建设形式各样的微花园、微菜园,村内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法治护航,乡村长长平安
实现以法治推动乡村基础治理,大庄村整合村镇资源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立相关工作机制,配备法律顾问,明确工作职责,在工作室和公共场所设置永久性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栏、二维码、标语,村内成立了以“两委”成员为主的普法工作队,工作队成员带头普法学法守法用法。通过普法强基花灯普法剧等方式开展群众性法治宣传活动,使法律政策内容家喻户晓,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舆论保障,提高了农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增强村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并自筹资金,建设覆盖全村主要路口的视频监控28个,用智能手段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全村法治建设,平安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德治教化,乡村久久为功
大庄村深化乡村公民道德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为平台,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0期,把大庄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建设和居民生活,大力弘扬大庄农耕文化、传承大庄文化,进一步坚定群众文化自信,提升农民职业荣誉感。2023年来,开展农村文艺队伍花灯传习培训10余期,组织志愿服务、老年协会宣传、文艺花灯队宣传10余期,文明宣传串线结网,文明新风浸润万家,村内无“黄赌毒”不良风气,客事办理规范节约。“文明家庭”、“最美大庄人”、“美丽庭院”各类典型覆盖全村,谱写出全村乡风文明和谐同心乐。

大庄村通过深入推进“党建+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精耕细作谋善治,打造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名片,成为生态宜居、和谐宜居的新典范。大庄村将深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不断创新实践,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持续擦亮“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金字招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稿件来源:弥渡政法、红河州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赖麟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