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关键价位”形成,卖粮形势进入“分水岭”

11月进入尾声,往年东北市场,新粮已经逐步上市,但是,今年玉米市场却受多重因素限制,玉米上市节奏后延!一方面,在东北地区,由于入秋后冷得早,雨雪天气提前,农户玉米采收难度大幅增加,采收明显滞后;另一方面,受玉米涨价影响,基层农户有明显的惜售情结,玉米上市迟迟难以上量,农户看涨情绪高涨!

据了解,在东北辽宁地区,不少基层农户售粮情绪较低,很多农民在家制作了“苞米楼子”,一方面,有利于玉米自然风干,降低玉米水分,避免出现霉变的现象,玉米的质量得以控制;另一方面,有利于新粮玉米的长期储存,由于基层看好今年玉米走势,不少农户坦言,今年不打算出粮了!

而据笔者了解,在吉林榆树,当地30水分玉米价格涨至0.98~1元/斤左右,很多村民坦言,自己的心理价位,地趴粮卖到1元/斤,而对于“苞米楼子”上24%水分的玉米1.04元/斤左右就能出粮!

目前,玉米“关键价位”形成,对于地趴粮价格也陆续冲高1元/斤,而部分地区30%水分玉米也涨至1.02元/斤左右,卖粮的形势也将进入“分水岭”!目前,粮源仍集中在农户手中,由于今冬将迎来“拉尼娜事件”,冬天雨雪偏多或将成为定局,因此,不少基层农户由于缺失储存条件,随着天气转好,部分农户新粮脱落,潮粮上市的情绪陡增,市场潮粮供给也将持续增加!

另外,对于有储存条件的农户,压粮情绪进一步转浓,干粮出粮的节奏进一步放缓,市场优质玉米供给持续偏紧!而随着农户卖粮形势进入“分水岭”,深加工企业陷入尴尬的局面,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玉米深加工企业中,对于以食品为主的企业,虽然,玉米价格有上涨的表现,但是,由于食品加工利润较高,这有效的对冲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弊端!而对于饲料企业或其他深加工企业来说,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比如说,由于玉米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市场优质玉米供给不足,饲料企业持续涨价收粮,这也加剧了饲料价格的上涨,据了解,一些饲料企业玉米采收价格同比上涨了300元/吨左右,而今年生猪价格却表现低迷,养猪盈利较差,养殖户对于饲料涨价有明显的抵触,这也加剧了饲料企业的压力!

据业内人士分析,对于基层农户来说,势必要考虑自身玉米储存的条件,是否具有还贷以及资金的压力,另外,倘若持续压粮惜售,也要考虑玉米水分自然流失以及其他的一些损耗问题,尤其是要提防今年入冬后,或将有频繁降雪的风险!当然,玉米不仅作为粮食还是重要的工业及饲料原料,市场下游产业面庞大,也决定了玉米供给偏紧的基本面,因此,玉米价格仍有继续走强的预期,但是,也要提醒农户关注压粮后的风险,适时逢高出粮为好!

玉米“关键价位”形成,卖粮形势进入“分水岭”!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