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混播是为“好加好”,不是让你“赖加赖”,注意7个不可以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歪嘴的”或无意或故意而念错“经典”。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100%让所有人都认可——因为,每一个的“认知”就是“他的全世界”,但是所有人的“认知”都不等于“事实”,唯有尽可能多地思考和验证,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

比如“香菜”(芫荽),有人喜欢,有人拒绝——无所谓对错,都可以。

但是,如果一个不喜欢吃“香菜”的人,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而身边只有一种“香菜”,他肯定会吃下去的。

同理,一个非常喜欢吃“香菜”的人,如果“买不到”香菜,多少天不吃,也没事。

就是一个“更好一些”的事情,没有人强迫你必须“吃香菜”或不允许你“吃香菜”。

好,说以上这些,就是为了告诫大家:不要为了观点而观点,不要为了固执而固执,任何事情都需要“讲出来了几个为什么”为最不愚钝。

关于玉米混播,我们@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已经研究和实践了9年(2014年至今),其中各种实验对比和反复筛选,我们有足够多的实践经验,也希望能帮助一部分人(仅仅是一部分人,不是所有人)能够最大程度地化解玉米的减产风险,让更多的种植户“少花钱,多打粮”。其中的一些核心内容,介绍如下。

玉米混播的一个核心、三个原则:

玉米混播简称“玉米红加粉混播”(一个红轴品种+一个粉轴品种)或“白夹红混播”(一个白轴品种+一个红轴品种),这样做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远源互补——2个不同类型的品种(都要相对综合抗性好且抗性不同),要实现的目标是“更加抗灾更加省肥夏播只用半袋尿素就高产)、更加高产(同比增产显著,每一年都强过地邻)”。

在这个“核心思想”的指导下,需要记住玉米混播的三个原则:

1,抗性互补:两个品种或3个品种,都要抗性好,但都有不同的抗性优势,实现抗性互补(适宜的品种混播,抗病能力提高50%,抗倒能力提高70%,抗蚜效果也明显,据李潮海教授研究数据)。

2,授粉互补:授粉期间隔2—3天为适宜,因为这样可以延长授粉期+授粉重叠期,提升授粉率29%至47%。

3,根系互补:有的品种“直根多”,有的品种“侧根多”,混播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不吸收利用也流失了)。

夏玉米混播的“7个不可以”

1=抗性不好的“赖品种”,不可以。

因为,如同“水泥+沙子”=混凝土,但是“2桶垃圾”混合在一起=还是垃圾(甚至更烂的垃圾),这就是一些“小精人”随意地将2个“赖品种”进行混播却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建议这样的“小精人”可以在同一块地进行对比验证一下(把你上一年的做法再来一次):1/3单播“A赖品种”,1/3单播“B赖品种”,1/3混播两个赖品种。你就明白了,“赖品种”就是“赖品种”,单播和混播都“救不了”赖品种。

下两图,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数据,55%的玉米品种在审定之后“顶不过3年”,就是因为品种抗性不好=容易减产的“赖品种”;更有杨大海先生提出了“真正的好玉米品种不到1%”。

2=没有互补性的品种,不可以。

就像一男一女结婚过日子,需要两个人优势互补才能家庭美满。

又像两个人做朋友,是彼此需要才能长久,两个“臭味相投”的交往在仅仅是“小人之间的短暂交往”而已。

玉米混播,你用2个都不抗高温的品种,能行吗?你用2个都抗锈病、又都不抗倒伏的品种,你想实现什么呢?......

做人做事,要有原则(或称之为“底线”),要会思考。如果都像种业圈臭名昭著的“李二缺”(化名),无原则、无底线、不会思考,只会害人害己。

3=容易高温热害的品种(苞叶短,苞叶包不住果穗的美系),不可以

因为,夏玉米种植区的高温热害将经常发生(例如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高温热害),而且容易高温热害的品种所占比例极大,同时又有多个缺点(据杨利华研究员文章),所以,必须拒绝不耐高温的品种。

4=生育期差距太大的品种,不可以

同一生态区审定的玉米品种,对照品种都是同一个品种,看审定公告的与之“早熟多少”或“晚熟多少”或“相当”就可以基本判断。最好在委托农业科技公司或合作社或自己在同一块地10几个品种或100多个品种,进行对比筛选为好——因为,有些品种会因为“抗病不好”而早衰(不能正常成熟),减产1/5左右。

5=穗位高度差异太大,不可以

一方面看审定公告的数据,一方面要同一地块对比才行——因为,有的品种对温度或肥水敏感,穗位高度“忽高忽低地变化很大”。

6=株高差异太大,不可以

如果株高差距较大,应该让矮秆品种占3/4或2/3的比例,以利于田间形成“波浪式”受光模式。

7=非本省或本生态区的培育的品种,不可以

因为,来自外省或外生态区的品种,在你们当地的“水土不服”的概率会逐渐加大,需要由专业人士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比鉴定才可以。

为什么有一些人反对玉米混播?

李潮海教授()、乔江方研究员、董树亭教授、任寒研究员、马兴林研究员等很多科研人员都是大力提倡玉米混播的。很多种植户也是玉米混播的受益者。但是,为什么偏偏有一些反对玉米混播呢?

1,一些“小精人”自作聪明,胡乱用“赖品种”混播。

2,一些种业公司因为没有足够多的品种,或没有足够不同类型且抗性互补的品种,只能“有啥品种卖啥品种”而维持眼下的利益。

3,一些种业公司的业务员,懒于思考或不会思考,只愿意“头脑简单地”记住某一个品种的“台词”,多上量=多拿提成。

4,一些种子经销商的“认知”限制。

#农业真科技##玉米真科技##玉米混播更加安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