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东:以能力作风建设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充满生机的克东城

  克东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推动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聚力,在“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中,不断强化机遇意识、创优意识和攻坚意识,大力抓招商、优环境、建项目,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再登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鲜食玉米生产线

  注重统筹谋划,在招商引资上加力。树牢强基固本、狠抓落实、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聚焦县域产业特色,有的放矢地开展招商引资,深挖“源头活水”,助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打好招商引资前哨战和阵地战。强化组织推动抓招商。树牢“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的理念,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副县级领导为组长的14个招商小分队,建立党委(党组)统筹、专项组对口指导、基层单位具体实施的工作联动机制,落实“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全链条项目推进机制,形成浓厚招商氛围。强化产业拉动抓招商。锚定全市“2345”现代产业体系,利用好“金韵乳城水乡·产城融合高地”发展优势,建立“参观体悟、导师领悟、一线践悟”调研机制,成立12个调研组,赴北京、福建等先进地区开展全产业链调研,梳理产业发展意见28条,为完成15个攻坚破难项目、延伸9条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有效经验支撑。强化要素保障抓招商。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做细做实前期工作,主动超前提供重点项目立项、土地、环评等审批服务,最大限度缩短项目落地时间。持续完善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申请专项债券资金2831万元,开发建设2.2万平方米的工业地产,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飞鹤质检室

  坚持高效服务,在助企惠企上加力。始终将提供高效优质营商服务放在首位,践行全程“无缝隙”、办事“零距离”理念,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诉求,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好包联纾困“先手棋”。深化“企业群众吹哨、机关干部报到”工作机制,落实县级领导包联和驻企服务制度,实施“一项目一专班”服务模式,开展“访企业、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用地、水电问题26个,有效保证产业项目高效推进。跑好惠企政策“直通车”。出台《克东县促进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惠企政策汇编》等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文件,印发《惠企政策服务卡》,开展政银企对接、产品推介、用工招聘等专项行动,推动惠企政策措施精准落实,支持银行机构规模投放稳企贷款2.7亿元,帮助25户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打好优化服务“组合拳”。提供“保姆式”服务,组织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管局等18个部门联合办公,推出“一件事”办理集成服务,整合压缩材料达63%,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化服务,推动裕生源豆制品深加工、黑龙江甜糯玉米速冻玉米加工等22个项目快速落地达产。

苏打水生产线

  深挖资源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加力。始终把抓落实体现到项目建设、振兴发展上,坚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保证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产业工作位列全市第一方阵。推进产业升级。以飞鹤乳业为牵引,推进禹王大豆、克东腐乳、舒达源饮品等18家企业向高端延伸和终端拓展,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年初以来,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签约金额15.85亿元,飞鹤乳铁蛋白及稀奶油、北纬47鲜食玉米等项目运营投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进产业配套。围绕“乳豆水肉菜”五大主导产业,瞄准关键环节,全力推进“一区三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发展预制食品、速冻蔬菜、冷链物流产业实际,全力推进“七通一平”、新型研发、孵化载体建设,确保入驻的32户企业实现智能生产、数字包装配套升级。推进产业融合。围绕农业规模化经营、工业智能化生产、配送销售一体化服务、三产融合文旅发展等方面,打造飞鹤智能生产观光游、北纬47“农业+科技”采摘游等特色旅游新业态,积极参与全市乡村振兴农业食品购物节,充分释放区域消费新活力。年初以来,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创收1.2亿元,有效增加财政收入,助力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苏广鑫  李兆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