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片上,为啥会有一排排小洞?是玉米螟干的!抓紧防治
温馨提示:请您在阅读本文之前,点击文章上方的“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三农大喇叭每天推送的最新农资价格行情、三农政策、农业技术等内容了。谢谢您的关注与转发!投稿或商务合作请直接发私信。
告别6月,迎来7月,时间过得真是飞快!2020年又过去一半了,是不是感觉今年有很多事情都没做?
不错,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能够平安健康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别再抱怨很多事情都被耽误了!
小麦收完后,粮食不发愁了,接下来的时间,要把玉米管理好,或许今年秋冬季节,玉米会有一个不错的行情。
不过,近日有农民朋友向三农大喇叭反映,在察看玉米长势时,发现玉米叶片上有一排排整齐的小洞,像是有人故意搞破坏,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玉米叶片上的小孔,谁干的?
不是小孩子故意弄成这个样子的吧!

是害虫搞的破坏
别再疑神疑鬼了!这是害虫搞的破坏,要注意防治啊!

注意观察这张图片
看这张图片,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

阳光照射下,是不是虫眼儿?
虫子咬食玉米叶片后,如果连成了一条线,玉米上部的叶片就会折断。水分、养分供应就会出问题,玉米减产是不可避免的。怎么办?

玉米心叶也被咬惨了
这个害虫太坏了,破坏力实在太强大了,它钻进玉米的心叶中,大肆咬食玉米心叶,一定要杀灭它!

抽穗的玉米遇到这种害虫,损失更大。
玉米雄穗抽出来,再遇到这种害虫,那就会影响到玉米正常的授粉,减产就会严重多了。

注意看,凶手就是它。
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知道叶片上的小洞是怎么回事了吧!
查到了真凶,它到底是谁呢?
对,它叫玉米螟,这可是危害玉米主要害虫。

再来看看它长什么样子
玉米螟,似乎有点透明,它的身体一般比较细,看起来不太吓人。
但是,它咬了玉米叶片,身体也渐渐长大,容貌就变了!

首先是变成这个样子。
这时候,它就进入了蛹期。

它又变成了这个样子。
好了,咱们也查明真相了!但是,怎么有效地对付它呢?
具体方法如下:
一、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装芯”。可将0.1%氯氟氰菊酯颗粒剂装入玉米心叶中,每株施用0.16克;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后,每株施用2克;也可用1.5%辛硫磷颗粒剂,每株施用1克;还可以用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300克/亩,与细土4公斤拌匀后,撒施到心叶内。
如果没有现成的颗粒剂,也可使用化学农药和过筛的煤渣,按照比例进行配制。
二、 穗期药剂灌注及蘸花丝。每亩可用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20-4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或5%氟虫脲乳油20毫升,或200克/升氟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毫升,将以上药剂均匀兑水50公斤后,灌注到玉米雄穗上。
药剂蘸花丝时,可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20毫升兑水50公斤混匀,灌进空的矿泉水瓶中,瓶口盖上带吸管的瓶盖,在玉米散粉基本结束时蘸花丝,可以熏杀在穗部为害的幼虫。
防治玉米螟要趁早,尽量不要把带有虫卵的秸秆粉碎还田,这样可以减少虫源基数,避免来年虫害加重。
此外,还要在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在成虫产卵初期,可以释放赤眼蜂灭卵。玉米心叶末期,可以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也可在玉米心叶末期,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杀虫剂喷施。
总之,对于玉米螟,一定要重视,防与治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注: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