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9年,国审+省审玉米品种或在5738以上!品种大爆发,是饥渴作祟还是其他?

点击上方“种子天下” 可以订阅!

7月2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审定会议(稻、棉花、大豆)及第三次审定会议(玉米)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974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初审,其中玉米548个、稻372个……一石激起千层浪。

但是,如此众多的品种进入市场,有多少是农民需要、市场需要的呢?当前国内实质性突破品种有限,品种井喷和海啸,是同质化品种的大爆发,优秀品种依然匮乏。市场从品种显***征转变为隐形饥渴征……

7月2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审定会议(稻、棉花、大豆)及第三次审定会议(玉米)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974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初审,其中玉米548个、稻372个……近千个品种或将审定,一石激起千层浪。

新审定品种数量上台阶

业内称,新品种进入市场从井喷到了海啸。

在2016年之前,我国品种审定数量相对较少,而近几年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数量大幅增加,3年上了3个台阶。

2016年,国家和省两级审定的5种主要农作物品种(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棉花)数量为1382个,包括国审品种160个、省审品种1222个。2016年以后,随着新版《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施行,两级审定品种数量大幅增加。2017年达到2275个,包括国审品种406个、省审品种1869个;2018年再创新高,达到3249个,包括国审品种902个、省审品种2347个;2019年国审数量可能在1151个,省审数量……

玉米新品种达5700以上

当前商品种子市值最大的玉米品种尤其引人关注

今年3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46号公告,117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审定;7月2日公示,初审通过548个玉米品种。因此,今年国审玉米品种数量或将达到665个。

而今年各省份公告审定和通过初审的玉米品种数量更大:初审通过品种,贵州55个,广东7个,河北122个,上海12个,四川35个,陕西63个,宁夏26个,山西87个,北京19个,天津14个,福建6个,河南47个,辽宁237个,安徽32个,黑龙江62个,重庆35个,江西5个,青海3个,甘肃94个,江苏20个。公告审定玉米品种,吉林71个,山东73个,内蒙古87个,云南255个,浙江7个,广西104个,湖南12个,新疆23个。

初步统计,上述28个省份有1613个新品种进入市场至7月14日,2019年全国审定(国审+省审)玉米品种或将达到2278个。

此外,2018年全国审定(国审+省审)玉米品种1816个,2017年审定玉米品种1175个,2016年为469个。2016~2019年全国审定(国审+省审)玉米品种数量可能在5738以上。

同时,根据***息,今年公开的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玉米品种,山西6个,重庆33个,内蒙古45个,山东20个,新疆42个,安徽127个,甘肃103个,陕西165个。8个省份公开引种541个品种。

品种竞技白热化

但是,当前国内实质性突破品种有限,品种井喷和海啸,是同质化品种的大爆发,优秀品种依然匮乏。我们的品种从显***征转变为隐形饥渴征。

以下引用两位种业资深人士观点。

佟屏亚观点:

4000多个玉米品种进入制种基地,库存高企是种业老板挥之不去的梦魇,退货创新高种子市场激烈竞争尽显洪荒之力。

制种基地——4000多玉米品种进入

有关部门预报,2019年全国玉米制种面积约260万亩,实际面积可能要大于此数!

深化种业“放管服”激发育种人员快速释放科技创新积极性,新品种审定进入了“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快车道。2017年国审和省审玉米品种共1175个,2018年国审和省审玉米品种超过1700个,2019年3月又有117个玉米品种通过审定;加上实施绿色通道、联合体、引种备案制通过品种,估计全国有近4000个玉米新品种蜂拥进入西北制种基地。

种业老板直面玉米“制种关”。春节刚过,种业老板紧急奔赴西北制种基地,无论新审定品种还是购买产权品种,都要千方百计地繁殖种子进入市场。新审定玉米品种通常要提前一年繁殖亲本,第二年制种生产,第三年市场销售,种业老板要有前瞻性判断,尽可能做到精准把控。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报道,2018年全国玉米制种面积237万亩,制种组合超过1800个,其中小面积制种组合高达1500多个;2019年全国制种面积约260万亩,大批“新品种”制种面积持续增加,“老品种”制种面积(万亩以上)相对减少。

有报道说,企业老板都冷静地和理性地缩减制种面积,代繁品种呈现多元化,单品种的制种面积以1000-1500亩居多,3000-5000亩的不到两成,超过1万亩的寥寥无几。全国市场流通的2000多个品种、以及新审定的品种基本均有制种。

玉米制种基地骤然紧张,有关部门紧急采取应对措施。例如,张掖市种子管理局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发布2019年玉米制种面积“授信规模”公告:1、生产面积不设上限企业15家,2、生产面积不得超过3万亩企业26家,3、生产面积不得超过2万亩企业17家。4、生产面积不得超过1万亩企业6家。其它有生产经营资质但未获评级的企业生产面积不得超过3000亩。严禁企业超规模生产,严禁无证或租借生产经营许可证非法从事生产种子。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每个企业压宝似的生产和某些代繁公司赌徒式博弈,有限的制种用地遭遇无限的竞争,导致基地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农户间的矛盾与纠纷迭起,你抢去了我的农户,我拉走了你的关系;你撕毁了我的合同,我贬损了你的声誉,扰乱正常的制种秩序,可能出现撬地盘、抬价格、难定隔离区,甚至不要隔离区等问题。违法制种呈现出更猖獗、更隐蔽的发展趋势,正在向监管力度较弱的偏远地区转移。

库存高企——种业老板梦魇

进入7月,2019年全国玉米播种季节渐近结束,库存高企再次成为种业老板挥之不去的梦魇。越是亿元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面临压力越大。

品种审定“大跃进”是库存持续高企的主因,让有限的市场无限的饱和。品种海啸年代,市场流通的4000多个品种,推出的太多品种怕见光,一年两季水土不服就被淘汰了。

中国种业这几年品种容易审定了,品种就多了,品种也难卖了,库存压力无限加大了。越是调控,越是去库存,包袱越沉重。中国种业真正能做到缺口经营的公司又太少。玉米种子库存太多,种子企业生存如履薄冰,最大的痛点就是“繁少了不够卖,繁多了卖不了”。多数企业基本维持在微利或保本的水平。

中国种业的高库存已经到了畸形变态的程度,大型种业积压,小微公司积压,代繁公司积压,甚至代理商、经销商也积压,严重威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合理的利益空间。每年都有大量库存种子转商,同时又重新积压新种子。种子企业出现问题甚至倒闭,虽然决定有多么雄厚的固定资产实力,看掌控几个品种和营销多大规模,但只要企业发生资金流动性不畅甚至资金链断裂,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就可能出问题。这是一个抑制创造市场价值和消耗企业积累的过程,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发生逆向淘汰的潜在风险。俗话说一文钱逼倒英雄汉,压垮企业的可能就是最后的一根稻草。

连续5年库存高企让种子行业雪上加霜,私繁滥制的疯狂和库存积压的无奈,交织折磨一些基地公司被迫举高利贷,可能产生了永远还不清的债务。不能做空冗员,终究会被一群毫无斗志的员工拖垮;不能做空闲置资产,终究会被大量的活钱盘死导致失血过多;不能做空库存,将最终把自己送到墓地。

网传,有一家曾准备上市公司的老品种和新品种全都滞销,连续两年积压种子1000多万公斤,拖欠基地制种款1000多万元,还刚刚在戈壁滩上竖立起一座上千万的标帜性建筑。无奈市场不景气,设备是优质资产但利用率很低或者成了摆设。

预计许多没有研发能力和过分依赖国家投入的企业将会陷入窘境,仅仅产品积压还不至于压垮企业,但流动资金周转困难、仓储运输费用额外产生、种子质量下降或报废、再销售赢利严重下滑引发的亏损等,一旦资金链断裂,即便是上市公司多数亦处于亏损的窘境。

玉米产能过剩,而价格和库存同时高企,这说明中国玉米过剩并不是正常供需关系的反映,而是政策扭曲造成的。这次产能过剩除了市场因素,还有政策推动和资本介入。政策反应滞后,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变化。市场、政策、资本、科技四因素恰逢其时地纠缠在一起,而肆无忌惮的私繁滥制和侵权行为对产能过剩、阻击资本积累和围剿正规企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市场激烈竞争——尽显洪荒之力

在最近召开的河南郑州种子交易会上,种业人士议论最多的就是玉米种子退货。估计今年玉米种子退货又创新高,退率货达百分之五六十的比比皆是,有公司退货率移情别高达百分之八十。据业内估计,退货率百分之三十以上就意味着公司赔本赚吆喝、一年白忙活了!

在新品种连年井喷、市场滞售形势下,种子营销从“卖方市场”演变成“买方市场”。销售高峰延后,种子价格分化,聪明的老板一改往日随波逐流的被动营销局面,促销种子只争朝夕,打破常规,下沉渠道,缩短销售路径,从坐商变游商,抓住瞬息万变的商机,在春节刚过就开始赶大集进村庄促销种子了。

一家种业老板电告:越来越多的企业渠道建设细化到乡镇,有的种业老板甚至挟代理商或批发商下乡进村直接与农民打交道了,把传统的种子市场二级代理模式变成一级。消费主体转移和传统主流渠道被分割,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网格化,曾经牛极一时无愧为中流砥柱的县级代理商日子不好过了,竞争对手数量和品种不断递增,营销地盘被疯狂蚕食。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价格从透明到**,经销规模和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终端势力正在吞噬经销商已经占领的空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地盘和客户被蚕食抢光。

企业或经销商尽显洪荒之力开展促销种子宣传战、价格战、奖品战。商贾云集,品种荟萃,老板站台,明星代言,摇唇鼓舌,花言巧语。到处有经销种子的宣传车,锣鼓声声,彩旗飘飘,标牌林立,采取各种花样翻新的诱惑营销方式激励农民的购买冲动,摆酒宴、砸金蛋、摸大彩、送赠品。五花八门赠品的诱惑农民购买种子的欲望。净仓是福啊!

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生物进化乃至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最大力量,品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种业没有常青树,科技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也品种、败也品种”。即便是上市公司,一旦陷入“没有好品种”窘迫之境,也难逃销售额逐年下降的厄运。创新思维和解放思想,说得到但做不到的人是绝大多数。

谁能活下去?谁能走出来?有多少企业和经销商面对无限的困惑与纠结不知能否逆势突围?

杨大海观点:

种业砥砺前行,冬天更冷!

1.市场上品种依旧供大于求,今年西北制种成本增加,紧俏品种出货价格有可能提高。

2.制种基地成本提高,如果导致种子价格上涨,会转嫁到农民身上和企业自身消化。企业、经销商和农民间利益在博弈。

3.本年度全国市场可能会繁育、生产、流通的品种超过5000个。甚至有一部分品种刚进入市场就无人问津。

4.明年市场抑或特别高端高价位品种受到阻力。受卖粮影响,农民购买力继续低迷。

5.农村潜在客户增多,包括种田大户、家庭农场直接和厂家合作,当地经销商销售受到制约和影响。

6.农资快手直播风口已经来临。东北知名农资快手主播已经和厂家签订代理,网红时代,一场直播相当于一场现场观摩会,打开手机看直播,打开快手听讲课,直接挂上小黄车,直接销售是一哥。没有中间环节,快手销售成为最大的风口。东北某知名主播上年销售近15万亩地种子,相当于一个县级经销商。

7.随着火山直播等新媒体时代到来,东北新兴火爆了一批主播,卖化妆品可以赚上千万,火爆的快手火山主播盈利不低于当地县级经销商。

8.打败和颠覆我们的是传统模式和相对固化传统的观念。全年服务和全年营销有机结合,示范和会销有机结合,团队作战和集中歼灭战有机结合。赢在品种,赢在执行,我们更需要继续奔跑。

9.太多的品种让经销商目不暇接,让农民眼花缭乱。没有特点的品种有可能一年就沉入大海。

10.相信的力量。品种致胜是基础,科研创新做保障,团队拉出打硬仗,会议创新做拉动,全年服务做亲情。关系营销做铺垫,直销到户靠订单,经济人扶持做终端,做好预算心有谱,抓住订单要抢先,实干做好每一天。

种子天下协办单位:

安徽茂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

雷邦斯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合作企业火热招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