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鲜食玉米发展现状及栽培初探
1 我国有机鲜食玉米发展现状
玉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增长,玉米越来越多的用于畜牧业和工业。而21世纪到来之后,我国有机鲜食玉米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始在食用领域展露头角。由于有机鲜食玉米与一般玉米相比,具备更高的品质和更高的营养价值,价格合理,口味上佳,无论国内需求还是国外需求都在不断增加。
如今我国有机鲜食玉米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16年我国甜玉米种植面积为33.33万hm2,糯玉米种植面积为73.33万hm2,甜糯玉米种植面积为6.67万hm2,有机鲜食玉米总种植面积高达113.33万hm2,已经形成了数个产出超过十万吨的主要产区,不仅满足了国内对有机鲜食玉米的需求,也向世界很多国家大量出口。

2 我国有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机鲜食玉米的发展速度很快,有机鲜食玉米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进一步发展有机鲜食玉米产业,对于调整我国农业结构,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增收渠道有着积极意义。然而事实上,在我国有机鲜食玉米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问题。想要维持有机鲜食玉米产业进一步繁荣,就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对有机鲜食玉米的发展进行调整。
2.1 有机鲜食玉米种植规模难以扩大
虽然如今我国有机鲜食玉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和很多世界农业大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距离。客观上,很多农户并不了解有机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前景,也不具备相应的有机鲜食玉米种植技术,对机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障碍;主观上,虽然有机鲜食玉米产生的经济收益比普通玉米高4~5倍,但改种有机鲜食玉米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很大一部分农户认为风险过高,不愿意改变自己经过长期种植的玉米品种。这导致我国有机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增长速度受到限制,甚至拖延了整个有机鲜食玉米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很难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2.2 滥用农药和化肥
由于很多农户缺乏相关的农业知识,我国有机鲜食玉米产业中为了追求经济收益滥用农药和化肥的现象屡见不鲜。滥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营养堆积,为有害微生物的滋生提供温床,会提升病虫害发生的风险,长期滥用化肥甚至会导致土壤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肥力。滥用农药不仅会导致过量的农药流失到自然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作物农药残留超标,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
2.3 深加工产业产品发展受限
最近几年,我国有机鲜食玉米深加工产品层出不穷,也在不断研制更多有机鲜食玉米新的产品,但是事实上,我国有机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尚未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我国有机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依旧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受到技术水平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存在一定的阻碍;另一方面,我国有机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的产品种类偏少,并不符合市场对于产品多样化的要求。有机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受限,会导致有机鲜食玉米的消费渠道难以扩宽,从而对有机鲜食玉米产业整体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4 深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品牌建设有难度
因为有机鲜食玉米的加工技术较为简单,所以从事有机鲜食玉米深加工行业的企业层出不穷,但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且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很少,不仅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还存在大量作坊式企业。这导致有机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质量差异较大,很难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质量监管落实存在难度,很难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信心,使品牌建设面临层层阻碍,造成了目前我国有机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品牌较少的问题。
3 有机鲜食玉米栽培要点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贡献了力量。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农业的发展模式亟需改变,在确保产量的同时,应该更注重质量的要求。因此,有机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需要可靠的质量提供保障,而为了保障质量就必须对有机鲜食玉米的栽培工作有足够的认识。
3.1 土地选择
在选择栽培地的时候,不仅不能选择周围存在工业污染源的土地,避免污染对作物造成损伤,还要充分考虑栽培品种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尽量选择满足作物生长要求的环境。只有选择合适的土地,才能确保作物不会因为环境因素出现减产、质量下降问题。
3.2 种子选择
种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最后作物产出的品质和产量。首先,选择作物种子时必须选择适宜当地环境的品种;其次,在选种时,不仅要考虑产量高、质量好的品种,也要将抗病虫害、抗倒伏等因素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最后,选种工作也要对应市场需求,尽量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更高的品种。选择合适的品种,是实现作物产量增长、品质提升的基础要求。
3.3 隔离栽培
进行有机鲜食玉米栽培时,必须避免和一般玉米发生混杂授粉,造成有机鲜食玉米品质下降。因此在进行栽培工作时,应该在有机鲜食玉米种植地和一般玉米种植地之间预留隔离带。一般情况下隔离带宽度在4 m左右,若存在树木、岩石等障碍,可以视情况缩小隔离带。隔离栽培可以有效保障有机鲜食玉米保持相对独立的生长环境,不受到周围其他玉米品种的干扰。
3.4 合理施用肥料
在施用肥料时,一方面应注意化肥和有机肥结合施用,同时也要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保证作物全面的养分供给;另一方面,除了基肥的施用外,也要对追肥有应有的重视,防止作物出现脱肥现象。另外,必须合理施肥,避免滥用化肥,以免破坏土壤结构甚至造成环境污染。合理施用肥料不仅能保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更好的调整土壤结构,为作物提供更优质的生长环境。
3.5 加强管理

管理工作对作物各个时期的生长都会造成影响,因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要提前储存足够的预备苗,在播种后经常观察作物状况,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补苗工作。并且在合适的时间段,要进行定苗工作,还要在作物开始出苗后,要及时松土除草,以免作物出现冻伤、脱水等问题。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提升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作物最终的产量和品质。
3.6 病虫害防治
首先,病虫害防治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有机结合。比起施用农药,使用物理方式和生物方式进行预防和治理不仅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而且不会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其次,病虫害防治最好的方法是提升作物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这就需要在选种时就选择那些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并且加强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最后,在施用农药时,一方面要选择浓度较低效用较好的农药种类,降低作物农药残留量,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损害;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农药的用法用量,不能为了除害效果盲目增加农药浓度。病虫害会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合理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作物正常生长的基本保障。
3.7 收获与储存
有机鲜食玉米的收获时间宜选择天气晴朗的早上,尽可能当天完成收获工作进行深加工或直接进入市场,避免过夜对作物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行储存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和标准,以免在储存中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