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杆每亩150元,看看隆德县怎么做的。

伴着玉米秸秆粉碎打捆机有节奏的作业声,只见一捆捆打好的玉米秸秆从机器后边滚落下来,然后装上运输车,运往收购企业。这是11月27日记者在神林、凤岭等乡镇田间地头看到的场景,一片片“站岗”的玉米秸秆陆续实现“下岗”,土地露出了她本来的面貌。

在神林乡神林村玉米秸秆打捆现场,3台机械一同作业,不一会时间30多亩玉米秸秆就打捆完毕。收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亩玉米秸秆按照150元的价格收购。

隆德县腾发牧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路陆:如果老百姓不要的(玉米秸秆)我们就拉到我们合作社,放下给天水的生物发电厂,给老百姓每亩给着150元,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个增收。

在凤岭乡李士村,玉米秸秆粉碎打捆机正在地里来回作业,一位村民伏在机器后面辅助操作,另外两位村民紧跟在机器后面,将打好捆的玉米秸秆码在地头,准备装车运回家,做牲畜的饲草。

对于村民而言,通过机械作业可以免去体力劳动的艰辛,同时还可以为牲畜贮备些草料,消除了火灾隐患。

凤岭乡李士村村民 李意廷:这确实是为咱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隆德县牧丰草业合作社为老百姓专门免费收草,原来我们要拿镰一个一个割呢,减轻劳动力,再一个玉米秆放着地里面,防止有小孩(点燃)发生火灾,对森林发生隐患。所以,这个合作社为老百姓专门下来免费收草,减轻农民负担。

据了解,从10月上旬开始,县畜牧中心积极组织腾发牧草、牧丰草业和绿野草业三家合作社,在神林、凤岭、温堡、张程等乡镇开展玉米秸秆打捆收购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玉米秸秆打捆4000多亩。通过这种方式,使玉米秸秆实现资源化利用,消除秸秆“站岗”浪费和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空气污染,增加牛羊饲草供应,推动我县草畜产业可持续发展。

隆德县牧丰草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玉梅:主要是这几年国家惠农政策也好,我们企业今年是上了这一套机器,给老百姓把这个玉米秸秆好好收一下,因为是放着地里面收的迟了也给带来火灾隐患,一焚烧的话把这个大气也污染了,带来了雾霾,空气质量也就不好了,所以,国家有这么个平台呢,我们也就是给老百姓无偿的收割秸秆。老百姓如果自己愿意,给牲口吃的,他们就带回去,不愿意带回去的,我们就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