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交会北大荒子品牌甜玉米的匠心故事」都说玉米甜 谁知甜中苦

他从一个怀揣梦想月收入几百元的打工仔,到拉动300多人就业的企业带头人;从高中文化的农民工,到敢于创新、追求进步的创业者;他把山河农场当做自己的家乡,创建的“垦玉膳”品牌甜玉米凭借绿色有机、口感香醇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把甜玉米生产加工做成了北大荒的龙头产业。三十几年的闯荡经历成就了他的创业梦想,实现了人生价值。他就是山河农场鑫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马玉文。

心怀梦想创事业

五十二年前马玉文出生在林甸县的一个农村家庭,20岁那年,刚高中毕业的他,不愿和父辈一起守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便带领四五年轻人跑到齐市闯荡,当上了打工仔。由于没有技术,开始干起了搬运出力的粗活,后来选择了粉刷涂料工作,心想着有个一技之长,到哪里都能混碗饭吃。他先从涂料搅拌、粉刷的基本功练起,给有经验的师傅打下手,偷摸地向师傅学艺,当师傅休息时,他就主动接过来自己练习粉刷,后来又改行当了瓦匠,他一边干,一边学,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一整套建筑工程技术,他敢闯敢干,他逐渐从一个打工仔变成包工头、建筑公司经理,队伍从四五人发展到300余人。2014年注册成立了九三农垦力辉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工程范围由九三管理局各农场、一直覆盖到齐齐哈尔、大庆、五常等地市。2012-2015年间,他承包了五常市建筑开发工程,市内修公路、盖楼,三年时间创造产值1.5亿元,挣了个钵满盆盈。

2010年,马玉文通过招标来到山河农场承包了修水泥路、建奶牛小区等工程,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施工,他与这个农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16年末、2017年春季农场招商准备发展甜玉米生产加工产业,申请项目资金,建设厂房。在项目资金到位、洽谈签约成功的关键时刻,从河北省秦皇岛市招来的客商白总,由于受投资和环境的影响,突然甩手不干了,“河北人干不了的事,咱们农垦人一样能干好!”马玉文毛遂自荐,把自己准备投资发展甜玉米产业项目的想法告诉了农场领导,得到了农场的认可和支持。

自主创业干事业

马玉文说干就干,立即和农场领导一起外出考察制冷和生产线设备,从黑龙江到吉林、辽宁、天津、浙江、福建等20多个省市,跑了22天,一天到晚到各地知名厂家参观考察,吃住都在车上,回来后,积极推进设备招投标工作,通过努力,于大年二十八以480万元的价格最终拿下了两套生产线和制冷设备,并签订了合同。一套设备省下了300多万元,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本来应该陪着家人好好过个年庆贺一下,可是老马却累趴下了,一连打了一个多礼拜的吊瓶,才勉强恢复过来。提起那段艰辛的历程,他不知不觉地掉下了眼泪。

想干一番大事业谈何容易,马玉文把自己多年来搞工程积攒下来的2000多万元家底全都投入进去,他笑着说:“我不干这厂子,我一家三口利用这些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但认准了这条道,干就得干好,决不能让这个企业死在我手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要想发展企业,必须保证原料,2018年初,不少职工对种植甜玉米不认可,怕有风险,于是马玉文自己带头承包了78垧土地种植甜玉米,又和农场洽谈,联系签订了甜玉米种植销售订单,给其他种植户吃了一个定心丸。2018年8月成立了黑龙江省农垦九三鑫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垦玉膳”品牌,两条现代化甜玉米精深加工流水线全部落实到位,并进行改进,确保实用,年可加工甜玉米1万吨。

要想发展这么大的产业技术是关键,起初对于甜玉米精深加工马玉文还是个门外汉,不会就虚心向同行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到北京、海南等地参加展会,进行参观学习调研、签订供销协议,并将技术人员聘请到农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在生产加工期间,马玉文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和工人们一起日夜奋战,协调原料收购、检查监督生产加工情况,做好产品冷藏和销售,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那一段时间整个人消瘦了一大圈。

坚定信心兴事业

由于第一年发展产业,缺乏生产加工和销售经验,又遇到价格低,还被中间商拼走一部分,结果摸爬滚打了一年,一算账几乎是白忙乎。马玉文并没有灰心,而是静下心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存在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叫响品牌,拓宽销路,他驱车外出20多天日夜兼程到各地甜玉米生产加工企业考察学习取经,对各环节进行细致精密的调研,学习掌握关键环节的加工、管理经验技术,破解遇到的各种难题,与销售终端达成合作协议。

由于甜玉米收获期集中,生产线根本忙不过来,时间一长,收获完的甜玉米棒就会逐渐变质,影响甜玉米粒的品质,于是马玉文再三考虑如何错开成熟期,经过与农场农业部门联系引进了先正达鲜食玉米三个品系、6个品种,做到了早、中、晚合理搭配,错时播种、收获,延长企业工作周期15天,“从采摘到加工的时间越短,产品品质越好”,4小时就完成田间采摘到加工成品全过程。成功的背后他付出了常人无法体会的艰辛,第一年没有专门的甜玉米收获机,临时雇用的扒棒机故障多、效率低、收获质量差,采用人工扒棒费时费工,导致甜玉米不能及时收回,一场霜冻将没收获完的甜玉米都扔在了地里,他欲哭无泪,三天没有起床,闭门思过之后,必须引进专门的收获机械,保证收获质量,做到及时迅速。于是马玉文又投资480万元购买了垦区独一无二的进口甜玉米收获机,又租来了第二台收获机,掌握了全省仅有的“两机”,这样让质量和效率完成了靓丽“转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马玉文积极与农场探索经营模式,创建了“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销售”的全产业链营销模式。形成农业种植有订单,企业加工原料有保障,产品销售有平台的良好局面。由于甜玉米粒的品质优越,已经远销广东、浙江等10多个省30多个城市,成为了麦当劳、肯德基、双汇食品等知名企业的原料供应商。前几天,双汇集团刚刚与其签订了订单协议,为其长期稳定供货。他创建的北大荒鑫晟食品有限公司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净利润3200万元,企业增收2240万元,农场增效960万元,基地增收1500万元,拉动300名职工就业增收360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拉动“四增”的“支柱产业”。

征鼓声声催人,鑫晟处处景新。马玉文为鑫晟公司绘就愿景,计划利用五年时间,产品在原有速冻玉米粒的基础上,增加甜玉米罐头、甜玉米系列饮料等深加工产品,专注甜玉米生产加工,立志建设北大荒甜玉米龙头企业,打造中国甜玉米最优供应商,为北大荒打造绿色智慧厨房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陈义祥 王雪 责任编辑:顾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