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与养殖创效益,我的家乡正在整合资源
唐山地区很多地方一直以来像麦秸秆、玉米秸秆等农作物,在很多年前都是由地方种植的农户成熟后整车的拉回家里,用作引火取暖和做饭菜的柴火,一年一年重复着,那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的事了,有的农户很勤俭,还一直在外边去捡些麦秸秆或玉米秸秆用来过年生火取暖用,这是当时的农村,在当时的养殖业还不算红火,有的只是寥寥数家养殖母猪与肥猪的,养殖育肥牛的就更不多了,每家每户农户里倒是都有一头老耕牛,辛辛苦苦的耕作着。

成熟的玉米与秸秆
又过了很多年,养殖业迅速增长了起来,养殖育肥牛的、养殖肥猪的几乎10家就有7家8家的,每个乡镇有每个乡镇的特点,比如我们这个地方养育肥牛的就多一些,而养猪的就少一些,养殖育肥牛也是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在前期的玉米秸秆还是老传统,用来做饭或取暖,偶尔把一些干的玉米秸秆用来饲喂育肥牛,大多数农户或养殖户把玉米秸秆用来取暖,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玉米秸秆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当时许多养殖户只是把青草或干草用来饲喂育肥牛,饲喂的粮食相当少,以致造成当时的育肥牛营养不良体格偏瘦。
但随着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养殖育肥牛的农户有了新思路,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玉米秸秆和麦秸秆稻草高粱的营养价值后,开始重视起来。现代化机械设备涌入农村后,没有搞养殖的农户开始利用了起来,为了省心省劲,也为了适应环保要求,麦秸秆开始不让焚烧,于是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开始还田,秸秆还田在不影响来年种植的情况下,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玉米秸秆焚烧
秸秆还田这样坚持了一年又一年,可是对于养殖户养殖育肥牛的来说玉米秸秆可是宝中宝,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19年这是关键的一年,自从育肥牛行情变好,没有养殖的农户也知道了玉米秸秆的价值所在,有秸秆还田变成高价售卖,有的农户打成青储包或干草包零售,青储包每包卖到当时14元,除去7元加工费每包可以剩下7元钱,到了2020年以来,每包干草包卖到14元到15元之间,可以剩下9元到10元之间,后来每包干草包卖到25元每包,除去5元加工费,每包干草包可以剩下20元,可怜的是养殖户的成本猛增,尽管育肥牛出栏价格有些涨价,可是水涨船高风险加大利润不变。
秸秆还田省去了农户的劳动力,同时消除了焚烧秸秆后造成的空气污染环境,减少了土壤板结与土壤营养,而非养殖户思想的转变,把秸秆变卖合理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户的额外收入,使秸秆创造了更高的价值,这在远近十里八乡的农户纷纷效仿起来。

农户装着打好的麦秸秆草包
经过这几年的洗礼,玉米收割机的普及,有些商贩开始倒卖玉米收割后的粉碎秸秆,每吨青储粉碎玉米秸秆,回收价格在每吨100元左右,而转卖价格在每吨140元到后来的每吨200元之间。
商贩与农户之间的收割协议是,收割每亩地玉米价格是80元,粉碎后的玉米秸秆归商贩所有,玉米帮农户免费拉回家里。

机械收割玉米
身为养殖户的农民因为家里搞着养殖,一般都是雇人收割或是自行收割玉米,收割后的玉米秸秆经粉碎机用来饲喂育肥牛,或是经过专业的机器打包成型,每包交一些加工费。
我的家乡村民们各个都富裕了起来,家乡的环境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村村通了公路,安上了路灯,自来水,插卡式水泵,插卡式用电,和用于休闲娱乐的文化活动健身广场,整改了街道厕所,农村不在是以前的农村,二层的小楼拔地起,这就是新形势下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