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一种常见野草,农民见了就拔,却不知其比玉米贵50倍

笔者老家是河南漯河一个普通的小村子,村里人一年到头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两种庄稼。跟小麦不同,玉米地里总是会长出很多杂草。小时候农村人很少用除草剂,都是家里人下地去人工拔草。从玉米还没有膝盖高的时候,笔者就跟家人一起下地拔草了。

玉米拔草的时候,正处于夏季,天气很热,一会就满头大汗。那时候玉米地的杂草有很多种,比如狗尾巴草、灰灰菜、铁苋菜、马齿苋等等。那时候不管是啥草,只要长在玉米地不是玉米苗,就统统都拔掉,因为怕影响到玉米的生长。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玉米地里有一种杂草,虽然是杂草,身价却比玉米贵得多,现在有农村人专门不种玉米改种它,这种杂草就是半夏。最近几年,半夏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每公斤在100到115元之间。而玉米价格每公斤不到2元,也就是说,一斤半夏能买50公斤的玉米,身价是玉米的50倍以上。

在农民看来,半夏只是农村常见的一种野草,但其更为“名贵”的身份,是一种有益于呼吸系统的中药材。因生于夏至日前后,故名半夏,别名老鸹眼、水玉、地文、三步跳、麻玉果等等。半夏本来是一种小众的中药材,但近年来其消耗量不断增加,这几年每年市场需求量都达到了1000吨以上。

市场需求增加,其价格也就水涨船高。这几年来,市场上半夏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每公斤100元。行情好了之后,这种原本玉米地里人见人拔的野草,在一些农村却“逆袭”成功,让农民不再种玉米,纷纷改种起了半夏。

贵州省赫章县德卓镇胜营村,原本属于一类贫困村,自从几年前村里开始种植半夏以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百户村民已经成功脱贫致富。

胜营村本来秋季主要种植玉米,半夏是玉米地常见野草。一次偶然的机遇,村干部发现了半夏的商机,经过考察之后,积极发动村民开始种植。有村民说,之前他家主要种玉米和洋芋,后来在村里的支持下改种半夏。种植全程都有村里找的专业公司指导,成熟后公司还负责收购,他种了一年,一亩地就能净赚5000块钱。而之前种玉米,一亩地除去成本,能净赚500块钱就不错了。还有的村民,用自家承包地入股村里的半夏种植合作社,一亩地除了每年有500元的土地租金之外,还能参与到合作社的分红。这样既可以外出打工,自家的地也赚着钱。

除了贵州省胜营村以外,其他不少地方,比如湖北省潜江市,也在大力发展半夏种植。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通过种植半夏来脱贫致富的农村人会越来越多。

有人说,之前半夏价格贵,是不是因为种的人少?现在种的多了,价格便宜了怎么办?笔者认为,作为中药材来说,半夏的前景还很广阔,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半夏等中药材研究更加深入,利用也会更加广泛,不必担心到时候种出来了没地方卖。举例来说,此次有关部门发布的对抗疫情的2号方和4号方,里面都包括半夏。

因此,有农村人开玩笑说,以前是地里发现半夏就赶紧拔掉扔了,现在是半夏地里发现玉米,赶快就把玉米拔掉,可不能让玉米耽误了宝贝半夏的生长。

你们那里,现在有种植半夏等中药材的人吗?对于半夏的前景,你有什么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