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暖暖而忙碌的秋收

早上值班,看到单位对面被大型收割机割完留下的一地玉米杆茬子。真的有点高。

记忆立马回到自己小时候。每当秋收的季节。哥哥姐姐们就穿上厚衣服,把胳膊和脖子都包裹的严严实实。手上戴着手套。姐姐们在前面把杆上的玉米一颗颗带着皮拧下来,扔成一堆堆的。哥哥们则右手拿着小板撅子,左手拢住玉米秆,右手一扬,板撅子狠狠的砍在玉米杆根部,于是玉米杆整齐划一的被放倒在地。地上基本上看不到玉米杆的根部。我们小孩子则跟在后面,寻找杆上落下的玉米,一颗颗仔细的掰下来。有时候,哥哥们会把一根甜的玉米杆扔给我们,我们于是啃着玉米杆,一边找寻玉米棒。有时候还能找到圆圆的马泡,可以摘一兜子回家玩耍。砍完玉米杆,大哥就开着拖拉机进地,他们先一趟趟把玉米拉回,倒在家门口。我们小孩子则用袋子小推车或者篮子,把玉米运进院子。玉米杆也拉回来,整齐的码好,垛在院外空地上,成为做饭取暖的好燃料。

到了晚上,大家吃完饭,于是全家围坐在玉米堆前,一边侃大山,一边开始扒玉米皮,有时候大人还喜欢把大的玉米皮留下一些,把好几颗玉米用皮绑在一起,搭在院子里的树上,房子外面的钉子上。金黄色的玉米棒,一堆堆挂着,又好看,又好晾晒,最主要的是干净。可以保留着,打玉米面吃。其他剥皮干净的玉米就在空地上晾晒。晾干了,用手把玉米粒剥下来。或者用简单的打玉米穗机器打下来。打玉米穗时,需要人多,而且都灰头土脸的。做完这些就可以把干净的玉米粒卖给收粮食的。

当老百姓手里拿着或薄或厚的一叠卖玉米的钱,才预示着忙碌的秋收结束了。

可现在,大部分农民都不再种地,都出去打工了。土地都被承包集中种植,打药用无人机,除草用除草剂,收购用大型收割机一趟过去,玉米穗变成玉米粒,玉米杆子变成饲养厂的碎碎的青料。

现在的秋收就变得短小而精悍了。

壹点号 春天的鸽哨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