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出名的不仅有过桥米线 还有各种粑粑
饼在云南,被称为“粑粑”。虽然说南方及西南边陲都以大米为主食,但是云南人对于粑粑的喜欢,也不亚于北方人;到了云南,你会惊讶于云南的粑粑竟有如此丰富的做法;看看云南人钟爱的粑粑你就信了。
昆明摩登粑粑
这是昆明著名的小吃。一种用面粉、玉米或糯米、猪油、芝麻、肉丁等制作而成的食品。“摩登”源于法语,为时髦,昆明人当作漂亮的意思。创造者原是昆明绥靖路年轻漂亮的姐妹俩,摩登粑粑表皮酥脆、内里柔软易嚼、口感甜而不腻,兼有奶油的鲜香;
官渡粑粑
昆明有个地方叫官渡,官渡有种食物叫官渡粑粑,其实就是麦粑粑,用筋道的面粉,特色的饼馅,一股脑的摊近平底锅,然后等待慢火烤出诱人的香;
洋芋粑粑
将洋芋洗干净,煮熟,剥皮、捣成泥状,加入适量的面粉制作成的糊放在勺中,浸在油锅里炸至金黄,取出后即成一圆勺状,边上较薄,中间稍厚,撒上椒盐和辣椒面,吃起来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
米浆粑粑
白白的米浆,倒入黑色圆形的模子里,在噼啪的火床上翻烤。米浆粑粑外表金黄酥脆,里面洁白软糯,热气腾腾而又微酸甘甜。做米浆粑粑讲究的是手艺:粑粑的酸度全看米浆碰到灼热的生铁后那瞬间的反应,粑粑的口感需要的是烤粑粑的火候、翻动模子的频率以及烤饼人的耐心;
包谷粑粑
云南玉米叫包谷,包谷粑粑也并不全是包谷做的,是大米、包谷、糯米磨成细粉之后蒸制而成的,吃起来一点也没有玉米面的那种隔嗓子的感觉,反而是香糯润滑,咬一口恨不得把舌头都咬掉;你挑选好后,卖粑粑的商贩会很体贴的给你包两片包谷叶子,让你想闻不到包谷香都难;
楚雄荞粑粑
荞粑粑是彝族的主食,荞麦是云南高寒地区出道的一种粗粮,又有苦荞和甜荞之分,做粑粑一般用甜荞。苦荞粑粑烧好或煎好后,人们从蜂蜜桶里取出蜂蜜,用树叶包好,蘸着苦荞粑粑,苦中带甜,而且荞麦清凉爽口,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是糖尿病人的上佳食物;
大理喜洲粑粑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面麦烧饼。面粉加适量的碱揉透,再加精油分层,撒上葱花、花椒、食盐为咸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红糖包心为甜味。放在圆形砧板上,再用油刷在饼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层香油,然后放入锅中烘烤。烤出来的喜洲粑粑不仅色美味香,而且廉价实惠;
丽江粑粑
“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这是滇西的一名民谚,道出了丽江粑粑的魅力所在。主要原料为当地筋麦面、火腿等,色泽金黄,味分甜咸两种。吃起来酥脆可口、香味透心;
火烤粑粑
也是丽江的另一种别样风味粑粑,是麦面做出来的,它最大的特点不是用油炸,而是直接把生饼入入灶心,用灶里面的灶火温度烧出来的,烤熟的粑粑的外壳香脆,饼心松软,很有嚼头,而且而香味中混合着木柴的香气,特别自然、纯朴;
怒江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常年居住在云南省贡山带的怒放独特的传统食品。用来烙粑粑的不是铁锅之类的,而是块黑色的石板。这种石板质地与众不同,火烧不坏,浸水不裂。人们在山中挖出石板,用刀削成自己喜欢的形状,放在三角上专门烙粑粑吃,烙时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住石板,烙成粑粑又松又香,独具特色;
迪庆水汽粑粑
水汽粑粑是迪庆特有的,看上去很一般,吃起来却另有一番风味。因为它是伴着酥油茶一起吃的,掰上一小块水汽粑粑,沿着碗边蘸着酥油茶花,让粑粑浸满香浓的茶再放进嘴里,慢慢嚼,暖暖的滋味和浓浓的奶香合着粑粑的麦香涌入胃中,神马高原反应都是浮云,这种吃法相当的补充能量;
西双版纳泼水粑粑
每逢泼水节,傣族家家户户都要做泼水粑粑;做法是选用上好的糯米水磨成吊浆粉,加入适量的红糖,将吊浆粉与红糖合成粉团,然后在芭蕉叶上抹上猪油,将粉团包好压成长条即可上蒸笼。这种粑粑可以保存一周,变硬可以油煎,有人称它是傣家年糕;
普洱三角尖粑粑
这是普洱景东、景谷、墨江一带脍炙人口的食品,是民间待客的佳品。形状如菱角,薄如蝉翼,口感柔和,糯而不粘。选优质糯米和饭米三比一的比例混合磨成吊浆粉,咸味可以加火腿、鲜肉、韭菜等,甜味可以加白糖、花生、蜂蜜、核桃、芝麻、鸡油;用筋面包裹,用手指挤捏成三角状,再用芭蕉叶做垫,放在蒸笼蒸熟即可食用;
如果你流口水了,就来云南亲自品尝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