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美味:茶泡和玉米乌米,竟都是作物病害,现很难吃到了!
小时候没有什么零食吃,除了野果以外,村里的小孩子经常到油茶地和玉米地里寻找两种美食:茶泡和棒子包。甜甜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现在很难吃到了。长大后知道,它们都是真菌病害,危害油茶和玉米。现在玉米上的黑粉菌也有卖的,价格不菲。

茶泡

玉米棒子包
在油茶产地生活的孩子们,有一种独特的童年美食:茶泡和茶片。两种东西,正常的油茶树上是没有的,要碰运气。早春三月,茶树上偶尔就会出现白桃子一样的空心物体,即“茶泡”,而嫩芽上会有几片嫩叶变成肥厚的肉质耳朵状,即“茶片”、“茶耳”。小孩们摘下它们塞进嘴里,清甜又多汁。茶泡比茶片要好吃。自己先吃饱,再带一堆回去。
其实,这是油茶的一种病害,叫“油茶茶苞病”,也叫油茶茶饼病、叶肿病,是由一种真菌:细丽外担菌造成的。如果它侵染了花芽,就会导致子房病态膨大,形成茶泡。如果侵染了叶芽,就会导致新叶膨大,变成茶片。

茶片

茶泡
虽然它们很好吃,但茶泡里的种子经常败育,茶片会让光合作用减弱,导致油茶减产。所以茶农向来不太喜欢这种病。但要是能把茶泡和茶片当成特产来买,还是能挽回些损失的。
玉米上也有类似的真菌,不同地方叫法不一:稔头、棒子包、玉米乌米、玉米黑粉、灰包谷、苞米乌米,实际上叫做玉米黑粉菌。
黑粉菌的孢子堆可在玉米上形成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瘤,直径可达10m以上。初期瘤外面包着一层白色的膜,其中混杂着寄主组织,后期破裂露出紫褐色的粉状孢子堆。孢子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

玉米黑粉菌
在玉米收获之后,如果果实上出现了玉米黑粉菌,可以把它掰下来,洗干净之后就能吃,直接生吃会有一种淡淡的甜味,炒熟之后也别有一番风味。

炒食
记得小时候奶奶就摘过几个黑粉菌回家给我们吃,当时还以为是什么发霉了,后来发现这还是个不错的美味呢。玉米黑粉菌具有很高的价值,富含多达16种氨基酸,用途很广泛,作为食物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够助消化和通便。

现在的玉米黑粉菌很抢手,因为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得到运用,市场缺口还是比较大,识货的人早已靠它发财,如今黑粉菌已经成为稀罕货。玉米黑粉菌的事也说明当一个新事物出现时,如果我们能从多方面了解它,正确认识它,说不定能发现它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