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玉米,就如当年的抗虫棉一样,可能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不知不觉间,抗虫玉米已经来了!

2022年,一场高温让太多知名的或者明星品种折戟沙场,人们又开始关注“高温热害”。

就如同人们在2021年锈病爆发的时候,一股脑的关注抗病品种一样,抗病的品种卖到“脱销”“再脱销”。

锈病邻地对照

但结果今年呢?锈病没有发生,高温发生了!

高温热害影响

今年又开始重点关注“高温热害”,据说某白轴品种的市场准入金从100w已经涨到了200w。

总结起来,还是那句话:抱着去年的老黄历,数今年的日子,就是瞎胡闹!

既然不能看去年的“黄历”,那么下一个“灾”是啥呢?

经销商在寻找下一个“爆发点”,因为及早布局,就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因为一个抗锈就让一个曾经不温不火的企业,一年收了7个亿。

种植户也在寻找下一个“制灾点”,因为找到了这个点就能想办法避开或者避免,才不会出现2021的一地枯枝败叶的减半收入,也能避免2022的高温大花粒。

——这个点,其实已经露出端倪,只是大家没有非常在意或者选择性忽略了!

——虫害。

玉米虫害的危害

一,危害玉米茎杆,玉米茎杆造虫蛀以后,极易造成倒折,或者引发茎腐病。

二,危害玉米穗,玉米穗经历虫害以后,因为伤口外露,且极易感染病菌。而引发穗腐病,

三,影响产量,有关人员做过调查,在遭受虫灾严重的地块,玉米籽粒被虫蛀导致直接“物理”减产20%以上。

鉴于玉米虫害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玉米安全,国家层面已经在进行玉米的抗虫布局。

并且,部分种子企业已经及早的进行了玉米抗虫的基因导入工作,如河北沃土种业、山东的登海种业、安徽的隆平高科,大北农集团、河北先优种业、河北的瑞卡种业、冠昇种业及河南的长天种业等等公司,都已经完成了抗虫的前期导入和改良工作。只国家的政策和审定程序完成便可以进行全面的市场推广。

但是,更加捷足先登的是具有“天然抗虫”的玉米品种:

一,德单5号,属于高抗玉米螟,但需要注意的是:感瘤黑粉病(30.2%),感茎腐病(34.1%)。

二,沃玉3号,属于中抗玉米螟,大穗品种且抗病能力突出,但因品种生育期稍长,6月25日前种植较适宜;耐密性稍差,需要稀植管理。

三,沧玉76,属于中抗玉米螟,中穗偏大品种,适宜密度4000-4500株。

四,洪雨1号,中抗玉米螟,大穗品种,抗倒折能力较强,且该品种夏播容重816克,玉米籽粒密度偏大。属于生物和物理的双抗虫品种。2019年区域测试产量754.9公斤。

五,登海605,属于中抗玉米螟品种,中穗偏大,植株较清秀,高感瘤黑粉病、褐斑病和南方锈病(需及时防治)


写到最后:追风者永远在追赶,永远在奔跑,永远在追逐的路上,永远只是马后炮的看别人分门前车水马龙,自己门前却可以“罗雀”。

善于观察和捕捉机会,让“爆发点”在自己手中成为农户的产量稳定和增长的“宝典”

想当然得更会成为利润“增长点”。就像是当年铺天盖地到来的“抗虫棉”一样,固守非抗虫棉的商家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而及早转头的商家却赚的盆满钵满,部分商家还抓住机会一跃成为当地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