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值得参考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也随之不断的提升。对于农业经济的构成而言,玉米的种植占领着重要的位置,玉米的种植效果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玉米产量及品质,采取恰当的措施防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势在必行。本文在此将针对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 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
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可以发现,目前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二点委夜娥。二点委夜娥作为我国夏季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新害虫,通常情况下,二点委夜娥主要深藏在麦糠等田间的堆积物下面,其主要是以咬食玉米根茎至形成空洞。二点委夜娥的存在不但会在极大的程度上让玉米幼苗出现萎蔫、倒伏的现象,严重的话会还会对整块地的玉米种子造成不良的影响。由于二点委夜娥惧怕阳光,所以二点委夜娥主要生存在具有阴暗潮湿等特点的田间堆积物当中。

二是,粗缩病。粗缩病又可称之为花叶病毒。玉米种植过程中一旦出现该病虫害,病株叶片就会变宽变厚,玉米叶子的颜色也将变得更加浓绿,且生长的高度与健康的玉米相比往往还差一大截。对于粗缩病而言,其的发病与温度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尤其是在气温偏高的冬季。此外,太早播种玉米或者是太晚播种玉米都会让玉米在幼苗时期患上该类病虫害。

三是,锈病。锈病的出现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主要危害的是玉米的叶片,一旦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染上了锈病,其在发病前期的时候,叶片就会出现圆形的病斑,并伴随着锈色粉末,后期病斑上会生长孢子。这些孢子可安全越冬,来年会接气流再次传染,并逐渐扩大,危害极大。

四是,大、小斑病。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危险苞叶,发病初期为青灰色小点,后逐渐蔓延,在整个叶片布满大片不规则斑点,斑上有黑色霉状物。小斑病危害叶、茎,发病时出现椭圆形或长方形斑点。

以上就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相关的种植人员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解决。
2. 玉米种植过程中防治常见病虫害的策略
由上述可见,玉米种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很多,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对于玉米产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不良的影响,因此,急需针对这些病虫害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针对二点委夜娥,可采用清除田间残留物,或者是一些堆积物的方法去防治,当然,也可以通过选用优良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亦或者是及时拔出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劣质苗株,培育壮苗。

其次,针对粗缩病,相关人员可采用药剂拌种、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在药剂防治的过程中,要从早期对灰飞虱和蚜虫进行药剂防治,并清除田间杂草。在玉米种植发病初期使用药剂治理,如:喷射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第三,针对锈病,相关人员可采用阿迷西达稀释喷洒进行防治。
最后针对大、小斑病。相关人员需要采取的防治措施是,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对其进行播种,进而避免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还需要保证土壤肥料的充足,及时拔除其中存在的杂草等。另外,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采取上述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针对性的防治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措施防治病虫害。(1)选种。所谓选种也就是选取播种的玉米种子,在该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选择十分优良的品种,并且需要通过加入一定的药剂来提高种子的品质与抵抗能力,保证种子害病的几率有所降低。

(2)人工措施。人工措施需要做的就是对玉米种植田间加强人工管理,及时对无用的杂草、残留物等进行清理。
(3)化学辅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如今已经研发出了许多针对病虫害的化学药剂,因此,在玉米种植的过程当中,可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配置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救治,若玉米种植已经身处在发病时期当中的话,在使用药剂的时候,相关人员可加大药剂的分量,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根除病虫害。以上就是玉米种植过程中防治常见病虫害提出的几点策略,相关人员一定要对其加以重视,减少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的发病率。

结束语
总之,玉米的种植也是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一环,是农业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渐受到高度重视,玉米的产量及品质是玉米产业成功与否的标准,因此,针对玉米种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病虫害问题,相关人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立刻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减少玉米的发病率,最大程度上保证玉米的产量及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