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玉米生产大国,美国玉米亩产1400多斤,中国又是多少?

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粮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老百姓饭碗里不可或缺的食物。

作为高产农作物,全球每年的玉米总产量一直保持在11-12亿吨的水平,远超小麦、水稻。中美两国作为农业大国,都有大范围的玉米种植,两国的玉米总产量总计占到了世界的半数以上。那么,两国每年的玉米产能又是多少呢?两国在玉米的产能、种植方面有哪些差异之处?

美国世界头号玉米生产国

玉米是美国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五大湖丰富的水资源,使得美国境内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种植区域,其产量也是相当之高。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超过9000万英亩,约合5.46亿市亩,平均亩产高达730公斤以上,位居世界前列。

根据美国自己公布的数据,去年全美玉米迎来丰收,总产量为3.83亿吨,继续稳居全球第一。

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玉米生产国,除了优越的先天自然条件,跟其发达的农业技术水平以及规模化种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先来说说科技的加持,美国有着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和严格的种子管理制度,在种子的纯度、发芽率以及包衣的处理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控制和精细的加工。玉米转基因品种的覆盖指数占到90%以上,这些经过人工干预的玉米品种,有利于适合极端环境的生长,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也强。

其次是规模化种植,美国农民的效率很高,一个农民能管理1000多亩玉米地。从播种、打药、收割、脱粒以及切割秸秆等工作全部由机械操作,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虽然小农户在减少,但大农场种植玉米的土地面积却在不断增加。

此外,美国的玉米高产竞赛活动对于玉米的生产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一项有着上百年悠久历史的玉米高产竞赛。在全美非常流行,每年都有很多农场主报名参加此项活动,参赛者采用各种技术、方法,一切只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获胜者,将会获得丰厚的奖金。如此一来,大大激发了农场主的积极性,新的技术与管理方法也得以交流,进而得到更大程度的推广。

以2017年为例,一位获得冠军的农场主,玉米亩产高达4500多斤。做为比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示范田的玉米最高亩产只有3300多斤,这也是国内的最高记录,但是跟老美相比,差距依然不小。

即便不以单产这一极大值做比较,从全国平均玉米产量来看,美国的优势也是很显眼的,平均亩产在1400斤以上,而我国玉米的平均亩产量只有800多斤,勉强接近美国的六成。

那么,中国的玉米总体产量有多少呢?

多年来,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保持在6亿亩左右,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除了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种植占去了一部分耕地外,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地形比较多样,适合种植玉米的平原耕地比较少,并且它们大多都是比较个体化、分散化地分布。

在过去的202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6.46亿亩,玉米总产量2.77亿吨,平均亩产850斤。玉米总产量与美国的3.83亿吨相比,少了1亿多吨。如果我们的玉米单产能达到美国的9成,那么总产量超越美国毫无悬念。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也是玉米消费大国,每年的玉米消费量达3亿吨。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玉米消费主要包括饲用消费、工业消费和食用消费三大类。其中,用于饲料和工业的消费量占消费总量的92%以上,直接用于居民食用的消费量仅占3%左右。

因为供给上的短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近几年的进口量一直保持在2000万吨上下浮动。在粮食作物里,仅次于大豆的进口量。

整体来说,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机械化的提升,我国的玉米稳产增产之路将会持续下去,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未来几年,年产玉米3亿吨以上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