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玉米出现反弹,期货减仓上行,接下来还能涨?
进入十月后,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尤其是东北新粮集中上市,农民售卖积极性高,市场价格跌跌不休,让人感慨万分。不过近日市场,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玉米价格呈现区域化特点,涨跌互现。
经过这段时间的大幅下跌,多地已跌破农民的种植成本;同时加上天气即将转凉,基层储存难度降低,开始出现惜售心理,价格止跌回升,小幅上涨,让跌猛了的东北价格出现一丝喘息。
今日东北产区价格涨跌互现,黑龙江地区普遍上涨,吉林和辽宁多家企业下调价格。黑龙江地区的京粮龙江(30水0.8888元)和绥化象屿(30水潮粮0.875元)上涨1分,北安象屿(30水潮粮0.865元)、讷河象屿(30水潮粮0.88元)、绥化昊天(30水0.8848元)、新和成(0.8807元)等上涨五厘,通辽梅花涨1分。但是白城直属库(二等1.225元)、铁岭国投(30水0.9858元)、新天龙实业三家企业下跌1分,公主岭黄龙(30水0.966元)和中粮榆树(30水0.9574元)下跌五厘。
港口方面,从周一开始,集港数量有所下滑,作业轮船较多,库存持续下滑,刷新十年最低水平,因此价格出现小涨。31日港口晨间汽运到车辆243车,火运70节,港口作业轮船5艘,价格再次上涨5元。容重710,水份15,主流收购价格2545-2555元/吨;永丰隆水份14,容重720最高报价2610元。
和东北筑底反弹相比,这两天华北地区再次全面下跌。特别是山东地区,多家企业收购价格创新低,让人捉摸不透!今日山东到车辆继续增加,维持在高位;深加工门前剩余到车辆1192台,较昨日增加18台。使得山东各深加工企业继续下调收购价格,普遍下调5厘-1分。盛泰和临清金玉米等个别企业价格甚至跌破1.3元/斤。
随着价格的持续回落,近日中储粮入场收购情况增加,11月1日河北多家直属库将开收。而且中储粮轮换采购居多,上周轮入采购40余万吨,这两日计划采购14万吨。但是反观需求端,未见好转,饲料企业继续采用低库存策略,采购积极性依旧偏弱;不过随着利润好转,深加工开机率连续四周提升。

同时今日进口玉米计划拍卖153426吨,实际成交10071吨,成交率6.56%;11月2日再度计划拍卖21877吨。
十月持续下跌的行情,已经结束了,进入十一月份,行情依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博弈存在。未来价格如何变化,值得大家深思!
期货方面,周二大连玉米期货主力2401合约,继续减仓上行。截止15:00收盘,玉米主力C2401合约收盘于2539元/吨,盘中最高2546元/吨,盘中最低2524元/吨,比昨日结算价上涨11元/吨,涨幅0.44%,较上周同期小涨20元/吨。
总体看10月31日C2401合约日内仓差减少7119手,至79.7万手;与上周同期相比略有下滑。总成交量为52.9万手,较昨日减少15.8万手。

从持仓报告看,今日多头主力减少2354手,空头主力减少321手。(关注后期持仓变化)

国际方面,由于受制于技术性抛售以及来自大豆和小麦期货的溢出压力,同时美国玉米收割工作继续推进,且高于预期,令美国玉米市场承压,因此周一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小幅回落。
根据美国玉米出口检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26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531,516吨,上周数值为449,261吨,去年同期为445,693吨。其中,当周美国对中国出口检验数据仅为1175吨玉米,较前一期有所下滑;上周对中国出口检验为1396吨玉米。
乌克兰农业部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物流困难,10月份谷物出口总量同比下降约50%。其中出口玉米数量为94万吨,去年同期200万吨。
从九月份开始,玉米期货和现货双双下跌。国庆节后,大连玉米如期低开,C2401合约也正式成为新主力。从十月中旬开始,玉米盘面筑底反弹,最近几日,更是反弹上涨五六十元。
从技术角度分析,日线看,MACD形成金叉,底部区域明显,反弹上涨概率大。周线看,止跌反弹,开始上攻并触及五周均线,说明下方面临较强支撑。
对于玉米期货后市,小褚还是认为下方面临较强支撑,筑底现象较为明显,反弹上涨概率比较大,多单继续持有,关注上方压力情况,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