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是指乳熟末期采摘果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玉米,根据品质可分为甜、糯、甜糯等类型。鲜食玉米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营养健康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鲜食玉米适采期和货架期较短,价格波动大。为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要精准市场定位,确定生产规模。坚持市场导向、以销定产,根据市场预期和加工需求确定种植面积,防止盲目跟风大面积种植。

优选品种,隔离种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生育期适宜、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食用品质优、适宜当地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如苏科糯1505、明玉1203、苏科糯12、苏科糯1801、苏玉糯606等。生产上要进行空间或时间隔离,与其他类型玉米相距300米以上,或错期播种20天左右,避免串粉,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

分期播种,合理密植

实行分期播种、均衡上市,降低种植风险。采用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及温室大棚设施栽培等方式提早春玉米、推迟秋玉米的播种时间,实现鲜食玉米周年供应,提高种植效益。根据生产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管理水平等合理确定种植密度,纯作糯玉米、甜玉米品种的每亩播种3000~3500株。紧凑、矮秆、抗倒、生育期短的品种宜密,反之宜稀。确保授粉充分、结实良好、籽粒饱满,提高果穗等级和商品性。

科学肥水,绿色防控

播种前开好“三沟”,方便灌排。播种期足墒下种,关键生育期遇旱及时灌溉。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建议机播带专用缓释肥做种肥,后期因苗施用尿素做平衡肥,肥料深施覆土,提高肥效、减少用量。及时监测鲜食玉米的病虫害发生,针对性开展统防统治,采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控制用药与果穗采收的安全间隔期,提高果穗商品性,确保食品安全。

适时采收,综合利用

以吐丝始日计算确定**采收期,甜玉米**采收期为授粉后20~23天,糯玉米**采收期为授粉后22~26天,授粉后温度高成熟快,适采期前3天每日监测成熟度。采收后及时上市销售或加工处理,不能在高温下长时间放置影响品质和商品性。鲜食玉米秸秆含糖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果穗采收后,秸秆可直接用作青贮饲料,提高全株利用率和生产附加值。(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