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玉米,助力乡村振兴,他来了后村里有了儿童之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走进乡村,在乡村产业发展上寻求新探索。长宁区生态环境局一级主任科员李磊就是下乡的青年之一,去年他来到金山区张堰镇桑园村担任驻村指导员。

一年半过去了,他为村里引入“爱驻金山糯玉米”公益助农项目,在党建实践基地内进行试种,2022年上半年,糯玉米项目扩大了种植面积,项目探索了精品化路线,通过种植高品质的玉米和差异化销售,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经济效益,经测算,效益是普通玉米的1.5倍,每亩增收50%左右。

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经他牵头,桑园村儿童之家也建起来了,给村里的孩子们营造儿童友好型空间。而本月月底前,他将回归自己的本职工作。

== 引入“爱驻金山糯玉米”助农项目 ==

在张堰镇桑园村的“田头超市”,一款糯玉米正在火热销售中,直播间内主播正忙着向网友介绍着这款白糯玉米,它个头饱满圆润,掰开玉米皮,用手指一扣玉米粒,汁水瞬间爆出,让人垂涎欲滴。

“这款糯玉米是桑园村驻村指导员带来的项目,甜糯香嫩,市场反馈很好,刚刚就有顾客来提走6盒玉米,目前玉米销售都是现采现买。短短一周时间就卖出了2500根玉米。”田头超市负责人介绍。

2021年3月,驻村指导员李磊来到桑园村,同年7月,在他的对接下,村里引入“爱驻金山糯玉米”公益助农项目,在“心联鑫”党建实践基地内试种了1亩糯玉米,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提高了村集体经济,他还将部分收益用作村儿童之家的建设,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活动场所。

尝到甜头的李磊原本打算今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种植面积。3月份初,在驻村工作组的支持下,他拿到了一批上海市农科院提供的“申科甜糯99”玉米品种,但由于疫情影响,直到4月中旬才陆续开始种植,累计种植面积达到了5亩。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理,第一批糯玉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并于7月1日上市销售。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李磊有一个“四步曲”的工作方法,即重点聚焦种子优选、土地精选、田间管理、精准销售等内容。“一是好产品始于好种子,这个新品种玉米,吃起来清甜软糯,兼具甜玉米和糯玉米的双重口感。二是好土地孕育出好产品,选取肥沃的土地,及时翻耕与施肥,为玉米创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三是好管理结出好产品,及时防治病虫害,强化水肥管理。四是好销售成就好产品,与去年驻村指导组统一收购模式不同,这次糯玉米项目要求自产自销,主要开展了差异化销售,高品质玉米主要采用礼盒模式销售,其他采用普通模式销售。”

“种植常规玉米的经济效益较为普通,如何将玉米种的又好吃又好卖,走精品化路线是一次积极探索。”村干部表示。

“通常情况下,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要低于经济作物,糯玉米项目尝试精品化路线,即通过种植高品质的玉米并实施差异化销售,努力提高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玉米上市销售后,种植效益进一步得到突显,也有了更多收益投入到儿童之家的建设中,也算是为村里出了一份力。”李磊介绍说。

== 用收益打造儿童之家 ==

“老师,我画的是农村新房。”日前,在金山区张堰镇桑园村儿童之家举办的“寻找季节变幻,发现美丽家园”的创意绘画活动中,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老师的指导下,来自村内的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儿童,以家乡蝶变、甜糯玉米和冬日美景等为主题,把乡村的美好瞬间落于画纸上。

本次活动也是桑园村与中侨大学艺术学院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具体实践,推动了校村的深度融合。“此次创意绘画活动提供了施展绘画的舞台,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艺术观察力和创造力,提升孩子们对乡村的认知和情感”,中侨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指导老师说。

这次活动的场所——桑园村儿童之家正是由驻村指导员李磊牵头实施的。原来,李磊在驻村期间了解到村内没有成熟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在充分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利用“桑园村糯玉米”助农项目的部分利润资助建设儿童之家。

李磊介绍说,儿童之家和村内新建的篮球场等休闲场所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除了民生项目,桑园村还开展了特色产业发展、全域环境整治、绿化微景观建设和盘扣非遗文化打造等内容,奋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新桑园。

“能够为村里做一些实事项目,顺利完成儿童之家的建设,我感到特别地欣慰,也希望该场地今后用于举办更多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李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