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刚出苗就发黄?究竟咋回事?弄清原因才知道咋治
近段时间,北方很多地区的夏玉米均已种植完毕,但是不少农民朋友反映玉米出苗后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了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总结了几种引起玉米苗发黄的因素,快来看看你家玉米是属于哪种“发黄”。
1
缺素症
玉米是喜锌肥的作物,所以在苗期很容易缺锌,所以可以选择含有锌元素的肥料作为底肥或者在后期及时追肥。可于苗期每亩用1-2kg硫酸锌拌细土10-15kg,条施或穴施;或用0.1%硫酸锌溶液(注意:浓度不得超过0.4%,以免造成肥害)在苗期至拔节期间隔7天连续喷施两次,亩用肥液60kg。

2
播种太深
播种过浅不易出苗,过深会出现苗弱、苗黄,播深应控制在3-5厘米;播种的同时,施入一定量种肥,可促苗期生长,如播种时每亩施入3千克的磷酸二铵,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发黄。

3
间苗、定苗不及时
玉米出苗后,应在玉米3-4片叶时进行间苗、6-7片叶时定苗,避免幼苗拥挤,互相争肥、争水、争光,形成弱苗、病苗、黄苗;亩留苗数要根据品种的不同而灵活掌握,按照栽培品种所要求的密度定苗。

4
病害
如果苗期遇到长期低温阴雨天气,会造成玉米苗枯病的发生和流行。苗枯病多在二三叶期开始发病,病苗叶片发黄干枯,边缘焦枯,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发黄干枯;根毛较少,根系变褐发育不良,造成黄苗弱苗。
注意在发病初期用恶霉灵+叶面肥喷施玉米基部。

5
除草剂危害
除草剂使用不当少数农民随意加大除草剂用量;盲目与其它农药混用;用药浓度过高;喷雾器互用;假冒伪劣除草剂对后作的影响,都会造成玉米黄苗。

6
虫害
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棉铃虫、金针虫、蚜虫、粘虫、蓟马、瑞典杆蝇、地老虎、耕葵粉蚧等,耕葵粉蚧以若虫和雌成虫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茎基部、根部和叶鞘内,吸收汁液,致使受害玉米叶鞘首先发黄干枯。
可以轮作或倒茬,因为耕葵粉蚧只危害禾本科植物。其它虫害用一般高效低毒杀虫剂即可。
玉米苗期怎么才能彻底除草!
农村人常说,三分种地,七分管理。玉米的种植也一样,特别是玉米生长期的管理很重要,对于玉米的增产增收起决定性的作用。其它的管理措施今儿暂不提,只讲一下种植玉米地里的除草问题。

过去种植玉米,釆用点播下种,玉米出苗有远有近,有时一穴好几株,玉米地里还会有很多杂草。在玉米苗长到一定的高度,农民朋友们就开始锄苗除草,一般来说都是用手工方式间苗,或者用小镰子,苗子要保证一定的距离,均匀最好,在间苗的同时,要把各种杂草除掉,锄掉根儿才彻底。在我们村,大部分都是妇女间苗,男人锄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有句俗语讲:锄禾日当午,就是讲在中午时锄草,杂草容易死。锄地很辛苦,是农民种粮最苦的活,于是又有:汗滴禾下土,也曰面向黄土背朝天。玉米经过这锄苗除草,疏松了土壤,通风通光性变好,消灭杂草减少了养分流失,确实在玉米生长期的管理上,起到很好的效果。
现在随着科学发展,玉米种植使用了机械精准播种,机手可根据每亩留苗的数量,调整好播种的株距行距,再不会出现忽远忽近苗不匀,因此很多农民,再不用因为锄苗间苗而费时费力了,真正的解放出来。种地种地,出苗苗匀是第一关键。但是玉米地里的杂草,依然是农民们烦心的事儿。有的人还用过去的老办法,用锄除草,很多农民也选择了农药除草,也就是使用玉米灭草剂除草。刚开始,有些农民掌控不好,或使用的除草剂不适宜所灭掉的杂草,或配制的剂量不符合标准,导致打药后玉米苗受药害,或者是杂草难除尽。有部分农民又开始使用锄除草。

即使是农药选对了,剂量也合适,但是草还是弄不干净,真的是“春风吹又生”,个人觉得,经过近年来劳动实践的观察,我认为还是使用工具除草为好。它既除掉了杂草,同时可疏松土壤,顺便把多余的玉米苗也锄掉了,减少了药害,玉米长势要比打过除草剂的茁壮,产量也相对的高。不过这种方法只适应地少的农民,大规模种植玉米的农户还是机械化才行。
而且,在我们这边,锄地最少也得两次,那确实是个辛苦活。第一次就是在刚刚尺把来高,重点是保苗间苗,同时松土保护种苗成活率;第二次锄地是在有四五尺高,还要再锄一次,除草松土,确保种苗吸收足够养分,特别是天涝的时候草长得太厉害,必须遏制住,不然影响玉米产量;第三次就是在追肥的时候,大概在秀穗的那会,追完肥料,有的人家是用锄盖,或者说再除一次草松一次土,也有的人家用人拉的牲畜拢地,不是让流水,而是用这种方式把草闷死把肥土包拢住玉米根,一来减少玉米趴地,二来把化肥盖住,不让草吸收了他的营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