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旗叶为何发黄干尖?罪魁祸首是它,如何防治?做好这几点
前两天已经和大家聊过旗叶发黄干尖的问题,最近又有不少朋友反映自家麦田一开始看上去挺好,这两天旗叶普遍出现发黄干尖的现象,而且拔下植株发现根系还成了酱油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何起初没啥问题,突然出现这个情况呢?像这类麦苗后期逐渐就会形成枯白穗,对小麦产量影响非常大,究竟咋回事?其实它才是罪魁祸首,那就是土传病害—茎基腐病,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茎基腐病预防等一系列问题,抓紧了解。

茎基腐病确实让人头疼,由于连年种植小麦玉米,再加上大量秸秆还田,从而造成田间土壤中的病原菌基数加大,因为秸秆感染病害后,随着还田(只要到达发生条件)就会侵染小麦。此外,茎基腐病病菌非常顽固,以菌丝的形态潜伏在土壤中、种子中以及秸秆当中,而且存活时间特别长。
对于茎基腐病预防,之前在小麦苗期我就提醒大家多到田间走动走动,因为茎基腐病在苗期就已经开始侵染,只是在苗期从表面上很难发现,需要到田间拔下植株来观察,一般在小麦进入灌浆期需要大量水肥的时候才会显示症状。

首先茎基腐病的发生与大量肥料的使用脱不了干系,尤其使用一些劣质或高氯肥料,很可能会造成土壤盐渍化、板结等现象,从而阻碍根系发育。
其次年后浇水比较早的地块,如果遇上倒春寒也会冻伤根系。还有就是喷施野麦子的地块,用药量比较大、重喷以及喷施野麦子没间隔七天就浇水等,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小麦后期出现酱油秆、枯白穗现象发生。

对于茎基腐病预防,一要进行深翻,深翻能将秸秆翻到深层,能有效减少病原菌基数。二要选择优质低氯肥料,最好与有机肥、菌肥搭配使用,不仅能有效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而且菌肥中的有益菌还能克制有害菌,有效增加土壤透气性。
三要足墒播种、晚播种,而且年后浇水要适当推迟,一般建议春分后清明前再浇水。四要播前拌种,拌种剂建议选择以杀菌剂为主拌种剂,能有效防治茎基腐病的发生。五在起身拔节期要及时喷施杀菌剂,间隔七到十天喷施一次,通过上述这几个方法,能将茎基腐病控制在80%~90%(反正目前没有办法能够达到100%预防的)

对于当前已经发生茎基腐病地块基本是无药可救,而且也没有必要再喷施杀菌剂,喷也是白喷浪费钱。不过可以通过叶面喷施氨基酸水溶肥、磷酸二氢钾等来补充养分,把损失降到最低,所以只要田间发生茎基腐病一定要重视,做好上述这几点。

综上所述,小麦旗叶干尖发黄,茎基腐病才是罪魁祸首,而茎基腐病提前预防才是关键,对于当前已经发生茎基腐病的地块已经没有必要再喷药防治,所以提醒大家地块发生茎基腐病要重视,不能放松,如果不防治会年年加重,到头吃亏的还是自己。
关注“肥仔农经”,带你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