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发黄怎么办?教你几招防治之道

这不夏天来了,在夏秋季是玉米最适合养殖生长的季节。家里有种玉米打算的人们是不是都有一点小困惑呢?为什么自家种玉米后,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时,常常发生幼苗发黄,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教你几招来防治。

首先要判断你的种植方法是不是正确的。


1,播种太深

如果你在播种幼苗的时候坑过深,幼芽在土壤中时间过长,而发芽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时间天气土壤缺一不可,所以长出的幼苗就会出现苗弱、苗黄等现象。

防治方法:在播种幼苗时,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5厘米;在播种的同时,定量施入肥料,可促苗期健康生长,有条件的可以在播种时,每亩施入3千克的磷酸二铵,可有效防治玉米幼苗期发黄。


2,供养不足

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土壤水分不足。这个时候大量的播种玉米幼苗种,如果播种前没有施底肥,再加上若播种过密,不注意间距,常会导致幼苗过于拥挤,互相之间争夺养分、水分,就易造成幼苗营养不良养分不够。首先就会导致幼苗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缓慢,严重的话就会导致大片幼苗枯萎,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尽量做到种肥同播,种下后要加强检查,一旦发现播种产生过密苗,一定要及时把幼苗隔开、在幼苗3~4片叶的时候,定苗的适合时期在6~7片叶时。


3,除草剂药害

谨慎选择除草剂。因为除草剂的种类多,虽然选择性多,但有些除草剂,导致玉米幼苗非常敏感,一旦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药害。从而造成大量叶片黄化、扭曲变形,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为避免除草剂药害,一要掌握好除草剂的使用时期。最好掌握在玉米幼苗3~5个叶期,此时玉米解除除草剂的能力最强,不易发生药害;

二是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勿随意增加用量,以免发生药害;三是选用安全性较好的玉米田除草剂品种,如:硝磺草酮、苯唑草酮等品种。这些除草剂安全性好,不易发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