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编”出特色关东文化,上万件手工艺品“美翻”农博会

视频加载中...

“这是用玉米叶编的?也太好看了吧,这龙栩栩如生的,颜色搭配得也好,编得真精致。”在十九届长春农博会2号厅手工艺作品市集上,一副长约4米,宽约0.8米的草编作品《九龙壁》,引得游客惊叹连连,纷纷拍照。

“从画图、修理模具、挑染玉米叶再到编完,这幅作品一共画了小半年时间。原料选用自家废弃的玉米叶50多斤,没什么成本,利用农闲还不耽误事儿,坐家就挣钱,这好事儿上哪找去。”长春市净月高新区玉潭镇友好村绿森林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车桂琴自豪地对记者说。

在十九届长春农博会2号厅手工艺作品市集上,来自全省各地45个团队,集中展示销售了草编、刺绣、钩编、雕刻、剪纸、布艺等产品上万余件,普通的玉米叶、稻草编织成的人参、鹿茸、玉米、簸箕、扫帚、东北四合院、满族旗袍、烟袋等手工艺品,栩栩如生,无不彰显着东北特有的关东文化。

在线下销售的同时,线上通过快手“吉林女性”政务号等线上平台面向全国进行直播带货销售,一名名“草编巧姐”化身“带货主播”,将草编等手工艺品推广到全国。

“我这合作社104人,每人仅靠草编年收入增加3000多元,再加上种地年收入1万多元不成问题。”谈到销售问题,榆树市巾帼草编专业合作社社长周艳文信心满满地说:“线下订单加线上销售,别说国内北京、山东、浙江等地了,每年还远销国外,供不应求。下一步,我将在工艺和品质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样式,提高手艺,吸引更多农民入社,带领大伙共同致富增收。”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闫虹瑾

转载编辑: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