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片上,为啥有一排排整齐的小洞?提示你,防治玉米螟
温馨提示:请您在阅读本文之前,点击文章上方的“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三农大喇叭每天推送的最新农资价格行情、三农政策、农业技术等内容了。谢谢您的关注与转发!
不知道农民朋友注意过没有,当玉米进入拔节期时,有时候到地里去查看玉米长势时,会偶尔看到玉米的叶片上有一排一排的小孔,小孔连续而且密集,跟打孔机打的一样,有人还以为是调皮的孩子在地里玩耍时专门拿铁条扎着玩了呢。其实,当发现这种情况出现时,一定要引起注意了,这是害虫在作怪。这一排排小孔也是害虫“作案”后留下的“罪证”。

是这样的

有时是这样的

再仔细观察,里面是这样的

看这张图片,是不是大家就会理解如何形成的连珠孔了?

再细看,原来是害虫在搞事

这也是害虫的破坏
这个罪魁祸首,就是玉米螟,玉米螟,它可是玉米上的主要害虫,它咬食玉米的叶片、吸取玉米的营养,破坏玉米的芯部,如果不及时防治,它就会把家安在玉米芯中,疯狂破坏,直到把玉米糟蹋得无法正常生长,它才会善罢甘休。

然后直到它老去,化身成蛹,再化身成蛾,繁衍自己的后代,等到来年继续为害。


既然我们认识了玉米螟,也知道了它的危害,那么,当我们发现了玉米叶片上的那一排排整齐的小洞,我们就基本上可以判断它已经藏身于玉米的芯叶之中了。
对付这样一个狡猾的害虫,人们还是有办法的。在尽量不喷施农药的情况下,农业专家们提倡进行生物防治,那就是在玉米田里放飞赤眼蜂,这种蜂是玉米螟的天敌,每亩地放飞个一两万只赤眼蜂,就会让玉米螟闻风丧胆。

当然,如果没有生物天敌时,剿灭玉米螟就要靠农药了。在玉米心叶末期或穗初期进行施药,这时正是玉米螟产卵盛期,可将苏云金杆菌制剂按药、水、干细沙0.4:1:10的比例配成颗粒剂丢心。也可用0.1%氯氟氰菊酯颗粒剂,每株施用0.16克;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渣土后,每株施用2克;或用1.5%辛硫磷颗粒剂,每株施用1克,将上述药剂撒施到心叶内。这种方法农民朋友们应该都会,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玉米装芯。形式没有变化,只不过多少年来用的药剂在不断变化。

这里要给大家说一下什么是玉米心叶末期,玉米心叶末期其实就是平常所说的玉米大喇叭口期,也就是玉米的第11片叶子开始展开,上部几片大叶同时展开后,就像一个大喇叭口,所以形象地称这个时期是玉米生长的大喇叭口期。这是玉米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这时候玉米植株已成型一半之多,雄穗开始进行小花分化,是玉米穗粒数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玉米高产的关键。

如果采用药剂装心还不足以杀死玉米螟,不用着急,还有办法对付它。等到玉米刚出穗吐露花丝时,每亩可用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20-4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或5%氟虫脲乳油20毫升,或200克/升氟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毫升,将以上任意一种药剂兑水50公斤后,对玉米的花丝进行灌注或蘸丝。
药剂蘸花丝时,可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20毫升兑水50公斤后混合均匀,灌入到空的矿泉水瓶之中,盖上瓶盖,瓶盖上方扎开一个小孔,在玉米散粉即将结束时,用药液蘸花丝,杀灭为害穗部的玉米螟幼虫,效果十分显著。

要想快速,也可采用药液喷雾。可亩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6-20毫升,兑水喷雾;或40%辛硫磷乳油80-100克,兑水喷雾。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