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测鸡配料(老周说抗病营养)

一,做到测鸡配料,这才是有意义的实战经验,类似测土施肥更有助于庄稼高产一样。

想让鸡群有更好的高峰高度和长度,想让鸡群拥有更健康的体质和更稳定的产蛋率,就必须对养殖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要心中有数,做到事事方向明确,做到事事责任到位,不管是管理还是营养上都要做到精准施策。

俗话说能量决定产蛋率,蛋白决定蛋重,虽说还有很多的其他因素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但是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刚才提到的能量和蛋白(不管是产前还是产后),这两个数据决定了大的方向,这是一个大的框架,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营养才能进行更好的填充,比如氨基酸,它们的添加量多少,比例怎么样,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这个蛋白质具有更高的消化吸收率,让蛋白质变得更加完美。

值得注意的是,产蛋期饲料料能量浓度影响了采食量和料蛋比,而不是体重,对体重增速而言,主要看能蛋比和鸡群的消化吸收能力怎么样,某种意义上来说体重增速不取决于营养浓度!(前提是必须能够吃的进去饲料,采食量低的时候,一定要提高浓度,而保持能蛋比比值不变)。

能蛋比低,说明能量相对蛋白不足,产蛋期能蛋比越低,体重发育越差,体重和能量成正比,和蛋白成反比。

在整个产蛋期,能蛋比在某个可以调控的区间内时,能量低蛋白过剩时,这只鸡被迫从身体借来体脂弥补能量的短缺部分,这会导致体重下降,如果能量摄入没有得到改善,体重就会继续下降,接着蛋重就会降低,产蛋率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过多的蛋白质会有一大部分转化为尿酸盐排出去,如果蛋白继续升高,能蛋比到了更危险的区间,蛋白会转化为脂肪储备起来,这个时候的体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制造出一种貌似营养偏高体重偏大的假象,其实这部分脂肪利用效率并不高,不只是不高这么简单,还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元凶,至少有50%的肝脏问题来源于此,其次是霉菌毒素,再次是能量利用率出了问题,真正因为能量过高引起的占比并不高,这种饲料养出的鸡群体重大但是产量不行。

二:蛋形指数的实用价值

我们怎么判断这只鸡到底是偏肥还是偏瘦,又如何判断这批鸡里面到底有多少偏废和偏瘦的呢。

把鸡杀掉肯定是行不通的傻办法,称量体重也不是科学之举,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体能储备的多少,而不是单一体重,体内脂肪储备的多少和体重大小并不完全相等。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说蛋形指数了,蛋形指数指的是鸡蛋的粗度除以长度的商,当然有的资料介绍是长度除以粗度 ,这个都是可以的,其实原理是一样的。

有这样一种说法“能量决定产蛋率-蛋白决定蛋重”。

①“能量决定产蛋率”的意思是说要让鸡具备产蛋性能,就需要供给足够用的能量,要使鸡只持续产蛋必须供给足够的能量。

要记住的是,任何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摄入低于最低的营养需要时,鸡只就不能好好产蛋甚至停产。

这种情况,在个体上只有这只鸡具备了连续产蛋的能力,在群体上才能维持足够高的产蛋率,具备这种能力的鸡越多,高峰就越高,高峰也越长。

当我们不知道这款饲料的营养浓度和能蛋比时,如果贸然管控它的饲喂量,就很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一款饲料的能量为2750大卡,在采食量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给它换成了低于2650大卡的日粮,则这群鸡,会日渐表现出产蛋的减少。

其实质就是能量不足导致了体能储备逐渐丢失,以至于不能维持正常的产能甚至生命活动。

我们给蛋鸡提供的能量和蛋白,可以把它理解为能量提供了生产的动力,蛋白提供了生产鸡蛋的原材料。

当动力(能量)非常足而原材料(蛋白)不够的时候,鸡会表现为体重还不错,但是蛋重和产蛋率未必能达到顶点。

如果动力(能量)不足而原材料(蛋白)非常足,如果起始体重达标,这种配方短期内也会表现出好的产蛋率(蛋重短期内也许会不错),但是这样的好成绩往往不能长久。

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它只能从体能储备借来一部分能量来完成这个工作。但体能储备并不是无限的,当体能储备不可动用时,鸡就要停止产蛋。

②“蛋白决定蛋重”的意思是说,当日粮能量水平达到要求,鸡群就有了足够的动力,

而蛋白在可控范围段内,以低水平下供应时,产出的蛋重就较轻,当蛋白水平在高水平供应时,产出的蛋重就较重。

要维持一定的产蛋率和产蛋重,既需要供给足够的蛋白和能量,又需要维持一定的能量蛋白比,不然产蛋水平就会失衡或下降。

提高能量 ,产蛋率会提高,增加蛋白供应,蛋重会提高,当二者同时提高的时候,有一个**的交叉点,这个交叉点可以理解为“**效益配方”。

说它是一个交叉点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蛋鸡品种不同,日龄不同,我们想取得的成绩不同,这个点属于一个范围值,在这个范围内,鸡群的各项成绩都是**的,体质也最好,体能储备也可以做到最好,同时种鸡受精率 孵化率也表现最好的成绩。

假设蛋白超过这个范围继续增加,可能就会牺牲产蛋率为代价(能蛋比降低了),同理蛋白低于这个范围继续降低,就会牺牲蛋重为代价,甚至因为蛋白太低导致了制造鸡蛋的原材料不足,而出现产能达不到顶点的事情出现,也同样会影响总成绩(能蛋比太高了)。

这个**能量蛋白比的数据范围,对应的蛋形指数也有一个特定的数据范围。

不同的能量蛋白比,鸡蛋表现出不同的蛋形指数,我们刻意去观察鸡蛋,就能发现有的鸡蛋短粗 ,有的细长,这就显示了不同的蛋形指数。

上面提到了能量蛋白比有一个**的范围,这样就使得我们有机会再做了大量实验后发现了这个规律,我们把能蛋比转换到蛋形指数上发现了也有一个**范围。

能量提高或者降低,蛋白提高或者降低,蛋形指数也会随之变化,不同的鸡群有不同的蛋形变化。

怎么根据这些数据指导养鸡生产,需要有相关的经验和软件配合才可以。

通过采集鸡蛋,我们把它们的蛋形指数放在一起,根据蛋形指数和蛋重的变化,能判断出当时的阶段内这批鸡的均匀度,饲料搅拌的均匀度,该阶段饲料的能量蛋白是不是在**位置上,是应该上调蛋重还是下调蛋重合适,包括能量蛋白,氨基酸平衡及生产管理指导,明白我们的鸡群体能储备如何(肥瘦),是不是有体质下降 ,产蛋波动等等。

采集办法:一个点30个,下次还在这个地方,便于对比,根据鸡舍长度可以选2-3个点作为对比点,也可以4个,多采集几个点有助于发现更多营养和管理上的问题。

通过蛋形指数这些数据 可以为我们的鸡群做出指导性建议,

比如修正玉米豆粕的用量,

比如提示注意的事项(搅拌,喂料均匀度鸡群均匀度,是不是需要防病)。

通过这种方式,争取让我们的鸡群少病 不病 高产优产,做到体质最好 ,体能储备最好,争取做到90产蛋率持续12月,继而做到700天产500个鸡蛋的目标。

哪个数据范围容易脱肛,哪个范围容易脂肪沉积过多,哪个范围产蛋性能最稳定,

蛋形指数软件帮助我们快速判断鸡群处于什么状态,有助于快速排查有没有问题,有助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有助于及时做出营养上的纠偏和管理上的改善(使用营养校正器)。

最值得警惕的是,任何因素引起的体重下降都有可能影响蛋重,体重严重低于标准一定会影响蛋重和产蛋率,偏瘦比例过大远比偏肥比例过大危险更多。

既然能量蛋白比影响着鸡蛋的形状,我们又可以通过蛋形指数软件判断出这批鸡到底怎么了,那我们怎么洋从管理和营养角度找到解决方案呢,今天就谈谈营养校正器。

营养校正器,帮助我们判断并解决饲料里面的营养偏差,也可以让我们快速设计自己的饲料配方,针对鸡群设计一对一配方,这就是测鸡配料,和测土施肥一样的科学实用。

根据蛋形指数提供的数据修改出一个有针对性的配方,是未来必备的技能,你不清楚鸡群的具体状态和变化动向,你做出的饲料就没有方向,即便是对了,也是碰了个好运气,而这个运气不一定永远陪伴着你。

我们今天就以一个现场案例来分析能蛋比偏低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

首先以传统方式分析这个案例,然后说说营养校正器怎么用,其实这个案例如果提前用营养校正器,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如果再配合蛋形指数软件,更有助于提前发现集群存在的问题和发现动向,知道了根源,调整营养更为准确。

(两个软件配合使用,可以为新品种设计配方,制定营养标准,包括那些还没有确定营养标准的品种)。

一款饲料的能蛋比是这款饲料的大框架,这个框架如果一开始就不在安全范围,问题百分百会出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产蛋期饲料能蛋比的范围一般是168-172(此数值只限于营养校正器),不同品种、日龄和追求调整方向不同,这个比值也会有所不同。

三,225天的鸡,能量蛋白都够用,蛋重却上不去,咋回事??

来自一线的案例:

品种:大午褐、225日龄、产蛋率95,体重3.5斤,鸡舍平均温度24°C,温度平均每只鸡日采食量112.5克,蛋重57.6克。

客户反馈蛋重不大

客户现在使用的配方:

玉米

600


饲料能量/大卡

饲料蛋白

豆粕

250


2630


15.6%

石粉

80

每天摄入量

296

>17.6克

豆油

10

每天需要量

280

17.6克

预混料

60

理论盈亏

剩余

持平

总计

1000




玉米能量按照3240大卡/公斤,蛋白按照8%;豆粕能量按照2390大卡/公斤,蛋白43%;豆油能量按照8800大卡/公斤,计算结果不包括预混料里面的。


能量公式:一只鸡一天需要的能量=体重(kg)×(140-2×°C)+2×蛋量/d(g)+5×日增重(g)

从计算结果来看,就算不计入预混料中包含的蛋白能量,单纯玉米,豆粕,豆油中提供蛋白、能量就能满足鸡群对蛋白、能量的需求。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蛋重小呢?

我们先梳理一下几个会导致蛋重偏低的常见原因:

一是初产蛋鸡体重不达标。

二是原料能量水平低,特别是玉米含量水高。

三是胃肠道消化吸收、肝脏转化出了问题(疾病因素)。

四是饲养管理等因素出了问题。

五是鸡群经历过高温夏季让体重严重亏空了。

此时225日龄的大午褐体重应该在3.9-4斤左右是比较理想的。

而这个鸡群的平均体重是3.5斤,低于标准0.4-0.5斤,也就是低了200-250克体重。

每增加1克体重需要约5大卡能量参与,也就是说这个鸡群还需要提高能量的供应。

假设120日龄体重达标,120-225日龄一共125天,按照标准体重短缺了至少200克计算,平均一天少长了1.6克体重,那么可以得知一天至少短缺了8大卡能量,即便是按照一天少增加1.2克体重计算,也至少短缺了6大卡能量。

因为能量不够,导致体重在125天内至少减少了150-200克,能量不够,超过合适比例的蛋白就会成为垃圾,甚至有毒副作用,多出的蛋白转化成能量的效率并不高)。

想要获得较大的蛋重应让初产蛋鸡的体重适当超标,任何因素引起的体重下降都有可能影响蛋重,体重低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影响蛋蛋重和产蛋率。

对这个案例,鸡场营养师老周做个点评:

实际生产中,蛋重低于标准2克以上时,往往不是蛋白不够引起的了,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就要想到这个方向。

蛋重偏差太大,往往要考虑能量不足导致的体重偏差太大有关,没有足够的能量做支撑或者体重一直处于透支状态时,就会出现上述情况。

其实这个案例用营养校正器和蛋形指数软件,很容易分析出来原因。

下面的图片就是营养校正器显示的结果,能量蛋白比166.75。

在168-172的安全区域,能蛋比越低,鸡只体重越不理想。

能蛋比166.75,与这个阶段最合适的170-171比起来,每公斤饲料短缺了至少55-65大卡能量。

那么每天至少短缺了6-7大卡能量,这样就会导致体重少增加至少1.2-1.4克/天。

那么125天至少短缺了150-180克体重。

假设120天达标,如果再把120-170日龄之间需要更高一些的能蛋比计算进去,体重偏低会更更多。

(也就是说120-170日龄这个阶段因为能量不够,体重增幅更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能量短缺是相对蛋白而言来说的。单独依靠计算值,每天的能量蛋白并不低,乍看起来,饲料营养没有任何问题。

整个产蛋期尤其爬坡期,体重越小能蛋比就要越高。

起始体重大能蛋比可以低一点,倒不是说它需要的能蛋比偏低,而是说它的起始体重大,身体有储备,一时半会不至于透支太严重。

这个品种这个阶段每消化吸收10克蛋白需要170-171大卡能量,推荐的能蛋比170就是这个意思,类似于开车提到的100公里是7个油,还是8个油少油耗。

刚才提到的开产前的起始体重大的问题值得采纳,因为起始体重大,就有相对充足的体能储备,我们可以适当放宽能蛋比范围。

但是要知道,即便是这样,也要把能蛋比做到符合品种要求,更为安全。

饲料能量蛋白比166.75,相对170-171的安全范围,短缺了至少3-4个点,这就相当于相对于这个蛋白含量,每公斤短缺了60±5大卡的能量,短缺的能量会导致每天少损失1.2-1.4克体重。

所以这个案例不是摄入的能量低了,而是能量相对不足了。

蛋白高,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支撑这个工作,如果此刻能量不够,要么透支身体,要么就要通过减少体增速来弥补能量的短缺。

你给饲料加蛋白,想让鸡蛋更重,但你不知道的是,这样做很可能最后鸡飞蛋打。

转换吸收每一份蛋白都需要能量的驱动,如果你没加能量,或者少加,甚至减少,后果将非常严重。

配不上对的蛋白,只能被当做垃圾排泄出去,但是排泄也需要能量。

蛋鸡体内并不能自己合成能量,能够储存能量的脂肪也很有限,大部分还是靠日粮中能量的输入来进行分配,如果过多添加蛋白,单个鸡蛋的蛋个变大,能量消耗就会加快。

一开始不太够用的时候,还能从体内脂肪,比如腹脂沉淀处储存的能量里预支,当那里也被消耗殆尽,鸡的体重就会减轻,体质也会下降,维持机体正常运转只能靠日粮中的能量了。

当你的鸡面对的选择题是生蛋还是保命时,您觉得它会选什么?所以,我们在设计饲料配方时,一定要合理调配,科学增减。

四:能蛋比合适,营养浓度不同的两款饲料,现场结果有没有区别

比如能量蛋白分别是2700/16和2600/15.4这两款饲料(能量除以蛋白=168.8)

答:

某些饲料厂常用的办法是先做出2700大卡能量这个饲料,比如这个成本3000元一吨,饲料厂在此基础上加费用卖3200元一吨

有的饲料厂会在这个基础上加膨润土或者其他不太值钱但是也略有好处的东西,比如在刚才那个饲料基础上加上膨润土80斤/吨饲料,它的成本就直接降低了,3000/1.04=2884元/吨

这个时候卖3100就可以,饲料厂还多挣钱了,倒霉的是我们鸡场,而其中的差别还不容易判断,只是料蛋比升高了4%,比如以上2:1,现在成了2.08:1。

当然某些饲料厂为了竞争价格卖的也低一些(比如刚才的价格,饲料厂卖3100,相比3200降低了3%,料蛋比升高了4%,里面的差别不是太大了,这算比较有良心的做法)

我们自己亲自做饲料也是一样的道理,

能量浓度主要影响了采食量和料蛋比,而不是体重。

对体重增速而言,主要看能蛋比和消化吸收能力怎么样,不取决于营养浓度!

能蛋比越低,体重越差,能蛋比越低,能量相对蛋白的越不足。

没有足够能量做支持,一方面会从身体借来体脂,会导致体重下降。

一方面过多的蛋白会有一大部分转化为尿酸盐排出去,还有一部分被迫起到能量的作用(这个效率不高,不要把它考虑的特别厉害)。

三:蛋鸡使用新玉米 需谨记这四点

新玉米降蛋的原因,只要是新玉米里面的抗性淀粉太多,消化吸收不了导致了能量不足,蛋鸡使用新玉米想要不出问题,谨记以下四点:

第一点,加新玉米就掉蛋,其实质是抗性淀粉导致新玉米可利用能量偏低,这就导致了整体营养浓度变差,加快了体能储备的消耗,没有足够的能量支持,抗体的形成也会受到影响,自然就更容易生病,对于这个问题要额外添加新玉米酶和豆油,以改善抗性淀粉的消化吸收率和弥补能量缺乏。

第二点,水分高多少,每百斤玉米就多加多少,举例说明,正常是14个水分,如果你的玉米17个,100斤玉米你就多加3-4斤,这样添加后饲料就由2000斤变成了2050斤,多加50斤是玉米的水分,这种办法为它没有改变饲料实际的干物质含量,比玉米比例不动,而改变其他原料配比更为稳妥,即便如此,为减少这些游离水对肠道的不良刺激,也要加上具有收敛止泄功能的肠得安或者高效蒙脱石。

第三点,添加新玉米的前后系统性的调一次肠道,让肠道用最好的状态来迎接挑战。

第四点,继续做好脱霉解毒方案,新玉米比陈玉米霉菌毒素要低很多,但是因为它水分大,极易发霉变质,这是值得警惕的一件事,旦霉变,霉菌毒素危害就会加重,如果霉菌毒素突然增加,机体来不及分解排泄就会出问题,所以先用解霉剂清清“毒素库存”。

想用新玉米就得提前规避风险,不要等到掉蛋了、拉稀了、霉菌中毒了才着急忙慌去解决,提前防范才是硬道理。

我们有一款低温淀粉酶为主的复合酶,它叫博乐酶,它主要用于陈玉米饲料的时候,是非常好的,可以代替以前的复合酶。

新玉米复合酶,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大量的低温淀粉酶和蛋白酶,目的是解决新玉米里面的不好消化吸收的那部分淀粉。

低温淀粉酶,是解决新玉米消化率问题的**选择,也是解决包括陈玉米在内的淀粉消化率问题的**选择,消化好了,能量就高了,营养浓度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