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为什么会长“丫子”,原因并不单一,这几点是关键,抓紧了解

#新农人创作大赛#刚说完玉米丫子用不用掰的问题,有朋友问我为什么玉米会长丫子。玉米“丫子”书面上称为分蘖,一般玉米产生分蘖是时间多发生在出苗至拔节阶段,形成分蘖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削弱了玉米植株顶端的生长优势,从而导致营养的二次分配,所以导致玉米长“丫子”原因并不单一,这几点是关键。

1.品种特性:玉米品种存在差异,有的品种分蘖少,有的分蘖多。一般玉米顶端优势强的品种分蘖少些,顶端优势弱的品种分蘖多些,密植品种分蘖少些,而稀植品种分蘖则多些,所以说玉米品种特性决定分蘖多少。

2.密度大小:稀植或在缺苗断垄以及地边地头处,几乎所有的玉米杂交种都能适时利用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和水分,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分蘖。同样的品种,种植密度小分蘖多些,相反则少一些。

3.播种早晚:同一品种如果播种早、气温低,顶端生长优势会受到抑制,分蘖就多一些,如果播种相对晚些,而且水肥条件适宜,那么分蘖就少一些,所以春播玉米分蘖相比夏玉米多些。

4.水肥不当:如果土壤肥沃且水肥供应充足,玉米植株制造光合产物多,除了满足主茎生长所需还有剩余,养分过剩促进了侧芽的发育形成分蘖。相反水肥不足,没有分蘖或很少。

5.其它因素:玉米植株顶端生长优势受到各种原因,不同程度地抑制,植株矮化而产生分蘖。其中比如说苗期遭遇干旱,苗期感染粗缩病或其它病虫危害以及除草剂药害等都有可能产生玉米分蘖。

玉米“丫子”如何预防

1.根据不同的玉米品种,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和播种时间。2.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苗情长势合理进行。3.加强病虫害的防治。4.注意苗后除草剂以及玉米控旺剂使用,避免药害发生。

当前,各地夏玉米早已出苗,产生分蘖也是不可逆的,大家可以记住上述这几点预防措施,下年播种时做好以减少玉米分蘖的形成。至于已经长出来的玉米丫用不用掰掉,过于稀植分蘖过大时应掰除,注意不要伤害叶片,具体可看前文,写得很清楚,看完就明白了。

感谢大家关注“肥仔农经”,每日分享作物种植技术、肥料使用方案、农村趣闻等三农资讯,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