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三叶期前并不需要外界营养,这些花盆对比试验都会误导农民
不能不说,卖的总比买的精,一些肥料经销商确实已经把“技术”应用到了极致。就拿当前比较盛行的玉米花盆对比试验来看吧,一种是用生物菌肥,一种是用其它复合肥料,一般以二铵对比的比较多,对比下来,用二铵的玉米出苗到三叶期总是比用生物菌肥的玉米出苗慢、长势慢一些。商家利用这一对比结果来进行自家生物肥料的效果对比,来进行促销,也确实是误导了一些农民。其实一句话,玉米在三叶期根本不需要外界营养来支持,这样的对比只能证明生物菌肥是有利于出苗的,并证明不了玉米可以真的达到高产。

肥料花盆试验
一、玉米花盆试验对比进行促销的内幕
今年,我曾经被邀请参加了几个生物肥料的招商会议和促销会议,同时从同行处听说过几个类似花盆试验的商家促销案例,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对比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利用了经销商以及农民对玉米需肥规律的不确定,利用不合时机的“诱导“来促进生物肥料的销售。这里需要澄清一点,如果是利用花盆对比试验来说明生物菌肥的利于土壤改良,促进土壤疏松、平衡土壤菌群的特点达到玉米三叶期之前发芽速度快、根系生长迅速,则是完全符合肥料特点的;如果是利用花盆对比试验,不说明情况,诱导农民认为生物菌肥可以代替复合肥料来施用的,则是伤天害理的。
这些玉米花盆试验的对比是比较直观化的,厂家早期已经将玉米在花盆中进行了播种,并且详细记录了玉米的播种时间、播种玉米粒数、土壤收集过程等,证明是同一时期的同一玉米品种,让参会经销商和农民朋友相信只有肥料是不同的。我也非常认可这种对比试验,在同一条件下,只是肥料不同,完全可以证明从玉米苗长势来断定是肥料起的作用不同。
其中就有老百姓跟我聊过,这样是不是将来就不要用复合肥料了?我淡淡一笑,这怎么可能。然后只是告诉他,玉米苗期三叶期以前是不需要这些肥料营养的,只靠玉米种自身营养就可以生长到三叶期的。有的农民居然摇头说不清楚这些。但当我用什么最爱搜的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玉米三叶期前营养“时就会出来各种定义和解释,还有视频可以直观地观看,农民更容易理解了。

什么最爱搜app”玉米三叶期前营养“搜索
二、玉米三叶期前的营养来源
玉米三叶期是玉米生育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也是属于玉米第一个生长转折点,是指玉米从播种到玉米三片叶一个心的时候,这个时间过程大约4-6天出苗,7-10天成三叶,慢一点大约在10-15天之间就长成了。因为在玉米三叶期之前,它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都是靠玉米种子中的营养来支撑完成的,也就是说在玉米三叶期之前,玉米是不需要外界(包括土壤、空气)的营养的,一个是它的根系没有生长完全,二是它的叶片没有彻底生成,还处在一个”婴幼儿“阶段,还没有能力吸收外界的养分,只能通过玉米种自己的营养来完成生长。当玉米过了三叶期,我们就会称它为”断奶期“,也叫”离乳期“,才开始从自养生活转变为异养生活。
说起玉米种子,它可以分成种皮和胚乳两部分,而胚乳占种子总重量的80-85%,胚乳位于种皮内部,通过单层细胞包裹,这些单层细胞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组成糊粉层,糊粉层下部有粉质胚乳和角质胚乳,能够储存养分,供种子发芽。胚是玉米生长新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组成。在有胚乳的玉米种子内,子叶可以从胚乳中吸收养分,供胚发育,当胚根与胚芽生长点达到发芽温度时,胚细胞会分裂而长大,胚根、胚芽迅速伸长,突破种皮,形成新的根、茎、叶。
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将玉米种子的发芽过程当作是刚生产的婴儿,靠着母亲的乳汁来完成营养的吸收。所有外界的营养,即使是在嘴角边,都是没有意义和作用的。
当玉米种子中的营养被消耗尽的时候,基本就是玉米三叶期,在这之前玉米接受了胚乳带来的养分供玉米出苗、茎叶生长和根系生长。而这其中,外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因素就是水分、温度、播种深度了,而内部影响因素就是种子内部的营养成分多少了。这个时候,即使外界根系前有多少大、中、微量元素,都是无法直接吸收的,快到三叶期时或者即使吸收也是微量的。

玉米种结构

玉米种生长营养吸收示意图
三、为什么玉米三叶期前施用生物菌肥可以出苗早、长势快
上面我们大体了解了一下玉米三叶期之前玉米的营养吸收,主要是靠种子胚乳内部的营养的。而为什么玉米三叶期前玉米的生长会不一样呢?有的出苗早、长势快,而有的却出苗晚、长势弱呢?
其实这就是决定于水分、温度、播种深度,也与玉米胚乳大小有关。而其中土层温度至少超过8℃就可以播种了,如果土层温度保持在10-12℃则完全适合播种了。播种深度则要根据土壤的粘性、湿度来确定了,土壤板结、透气性不好、温度低,则需要浅揪3公分左右深度,如果土壤温度和透气性好,则要深播到5公分左右。
玉米出苗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水分了,当水分温度低于50%的时候,是无法进行播种的,即使播种了,因为水分跟不上,玉米胚芽就不会分裂,也更不会生长了。而决定水分大小的除了播着浇水以外,就是土壤内部团粒结构是否形成,如果没有相应团粒结构,那么土壤内的水分存储功能就会丧失,同时土壤的疏松度也严重不足,即使有水分储存也会影响玉米突破土壤,顺利出苗。
而能够使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并促使土壤增强疏松度的主要介质就是有机肥料了。比如腐熟好的动物粪便、腐熟好的植物秸秆,这些都可以起到活化土壤的作用。当有机肥料适当补充以后,土壤内部储水性能增强,玉米种子发芽速度自然会加快,不会因缺乏水分而影响生长,也不会因为土壤板结而玉米芽突破不了土层。这就是为什么玉米三叶期前用生物菌肥可以出苗早、长势快的原因了,当然生物菌肥就是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效活菌,使得土壤间的各种菌类可以达到相互抑制、互为平衡的效果。关于什么是有效活菌,我们直接用什么最爱搜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有效活菌“后,好多的相关文字信息和视频资料都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一目了然,非常方便就看懂了。

什么最爱搜app”有效活菌“搜索页面
四、生物菌肥与复合肥料对玉米的作用差别
这下我们再返回到花盆试验,当厂家通过花盆这个介质,提前种植了玉米,或者通过农民自己在花盆中做玉米播种出苗对比试验,我们会发现:虽然其它花盆、土质、播种日期、玉米品种、浇水情况都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用了生物菌肥和其它复合肥料进行肥料对比,很容易发现用生物菌肥的花盆玉米,其长势到三叶期是最好的。再夸张一些,即使用复合肥料的量比生物肥料再多一些,其效果还是用生物肥料的玉米长势是相对好的。这就更确定了,玉米从播种到三叶期,其生长与肥料多少是没有关系的,有关系的正是温度、水分和播种深度。而用了生物肥料的玉米长势好,正是因为其通过有机质对土壤的分解,使得土壤团粒结构增强,促进了水分的正常储存。
到这里,我们可以将这些花盆试验的内幕全部揭开了吧。而有的厂家吹嘘自己的肥料完全可以替代复合肥料,或者无形中诱导农民完全使用有机肥料或者生物肥料,这还需要我们做个推翻。我们继续从玉米生育期的营养吸收来推理。
其实玉米生育期简单讲包括这么三部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而玉米从播种到三叶期正是苗期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批从三叶期到拔节。前面我们透露了三叶期前玉米吸收的营养是自身种子内部的,而过了三叶期,就到了磷元素的临界期了,再往后玉米快到生殖生长的时候就是氮的临界期了,也就是说,玉米过了三叶期,其大量元素的需求会大幅度增长,随着玉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渡,中微量元素的需求也会增长,而大、中、微量元素的补充量是相互平衡的,也是相互制约的,缺了谁都不行,但谁过多了更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肯定地讲,复合肥料是玉米三叶期以后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肥料,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营养元素来源。
这样一讲,那么生物菌肥难道就只是在三叶期之前有用吗?当然不是了。生物菌肥促使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使得土壤间的空气与水分通道打开,直接促使了玉米生长过程当中的水分和空气的供应,也使玉米根系可以扎得更深,促进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增强。可以说,生物菌肥的施用直接促成了玉米的顺利生长。只不过生物菌肥和复合肥料的施用有一定区别,生物菌肥一定是在播种之前施入,而复合肥料不仅在播种前提前施入,促进其中的磷元素移动,还为了与玉米三叶期后的营养衔接。在玉米拔节到大喇叭口期,还要施用相当的氮肥,或者氮磷复合肥料。

玉米三叶期
五、农民对花盆试验结果应该理性看待
厂家做花盆试验进行促销,在一定程度是为了自己产品的销售,为了给农民一个生物菌肥能够促进玉米发芽的现象。这在肥料营销中来说不能算不对,也许还是一种新型的促销方式。但是在这个促销过程中,生物肥厂家更注重生物肥料的作用,将复合肥料的作用贬低化,或者根本没有给农民透露玉米播种到三叶期根本不需要外界肥料营养的作用,有意无意地做了误导工作。
作为玉米种植者,本应该了解玉米三叶期前不需要肥料作用这一知识点,厂家这样做对比试验从科学上就是一种无效工作,希望生物肥厂家能够切实地按照玉米需肥习惯做相应的对比试验,也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切实将生物肥料和复合肥料做有意义的正面宣传,而不是否定一个成就另一个。

玉米花盆不同肥料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