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准现房停工多时,工地野草茂密,玉米长势喜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印梦怡
最近,有网友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爆料,杭州滨江区某个在建住宅小区,虽然已经造到“准现房”,但是整个工地空无一人,不仅野草茂盛,甚至一排排建筑下俨然成了庄稼地,成片的玉米长势喜人,眼看个把月后就能收成了。
这可是滨江区,隔壁的新房要卖40000元/㎡。

日前,记者前去一探究竟,绕了该工地两圈,各个门都锁上了,不要说工人,连个看门的保安都没有。或许就是因为无人看管,所以成了附近有心人的“自留地”。从工地西侧的围墙侧缝望进去,玉米被打理得很好,已经出穗。但是大门紧锁,围墙深深,这玉米平时如何照料?
当然,比起玉米地,更让人关心的是这个楼盘发生了什么?(熟悉杭州楼市的或许已经猜到是哪个小区)

据记者了解,该楼盘目前正处于策略性延期开工状态,且近几年均无销售计划。
资料显示,这一项目拿地至今已超4年,当年地价21797元/㎡,整个项目还有占比20%的公租房配建要求,这部分公租房就是玉米地紧挨着的那一排高层建筑。
由于拿地时间在“双限”政策(限地价、限房价)以前,所以欠缺考虑成本控制,小区的规划和品质都称得上出类拔萃,洋房部分的外立面还用了石材干挂,十分美观醒目。

杭州商品房的预售条件是十层以下结顶,然而这个楼盘已然“准现房”,却从未销售,这是为何?
其中牵涉的其实是一本难以算平的账。在今年以前,这一楼盘所在板块的新房限价还是38000元/㎡。直到今年4月的首批宅地集中出让,与该楼盘相邻的新房,限价微涨至40000元/㎡。
据了解,即便限价微涨后销售,这一项目所投入的成本也难以覆盖。因此开发商干脆停止投入,已将整个项目进行了二次抵押贷款。


值得庆幸的是,正因为没有销售,也就没有购房者受到“停工”影响,从头至尾由开发商风险自担。
钱报杭州房产记者刚刚发过一篇探讨“预售制”与“现房销售”的文章,《任泽平:应取消“预售制”,变现房销售!这事杭州干过,结果是……》(点击蓝字查看详情)采访了智库专家与房企。你如何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