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杂粮缺斤少两,现在我拒绝做好好先生

我在网购买了几样杂粮。昨天收到的是白玉米碴子和花生,今天收到的是红小豆和绿豆。食材质量还行,但有的奸商缺斤少两太严重,我觉得一味沉默接受就是纵容不法行为,准备较真。

昨天上午我去快递站,报上电话号码后四位数,小哥儿说有两件快递。先接过来的快递袋分量有点轻。我看包装袋上写的是“五斤花生”;随后接过另一个“玉米碴子”包装袋,虽然都写“五斤装”,但两个袋子的重量截然不同。

小哥见我质疑,主动提出帮我验秤,五斤花生显示“2000克”。小哥笑着说:“缺500克,太多了。”而另一个玉米碴子只差10克,可以忽略不计。


回到家后,我拆开包装袋,又是大开眼界了。5个小包装的花生袋里,各有一只鼓鼓的“干燥剂”,重量和花生相当。也就是说,我买的5斤花生实际只有2斤左右。

翻到“拼夕夕”卖花生的客服,我刚说“明显不足秤”,对方马上说“不好意思”,要给我补5元钱。我拒绝后,对方开始往上添,6元,8元,11元,12元,13元。我坚持让商家退15元,这是公道价,也告诉他,如果我投诉处理,结果是可以不用退货,直接退款。他不但一无所获,反而多一处污点。客服权衡利弊得失后,退给我15元钱。





今天到的快递是赤小豆和绿豆,赤小豆发自云南,果然如包装袋标明的“净重无套路”,表里如一,无干燥剂,足斤足两。


绿豆又给套路了。虽然绿豆和花生的包装袋相同,但不是同一商家。绿豆商家比花生商家讲究些职业道德,份量只少30克,但内装的“干燥剂”也是沉甸甸的大袋子。我不再客气,直接向客服提出赔偿一半的要求。



不能不说,拼夕夕平台比较给力,不由分说直接发来处理意见,我点开“方案一”,速战速决。

在快递站小哥的支持下,我和不良商家“斗法”,没再做“和事佬”,既挽回自己的损失,也教育商贩诚信经营,但不知道商家能否长进。

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是为了避免多余的水分,对食品质量起保障作用。但干燥剂并不能想加多少就加多少,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国家干燥剂重量标准是500克食品允许放5克到10克重的干燥剂。

干燥剂不能成为缺斤少两的“背锅侠”。在电商平台购物出现缺斤少两,如果商家不是生产商,产品另有厂家包装、标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只能要求补齐差量,或者退货,但如果销售者同时也是生产者,自产自销,那就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

总之,商家应该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消费者面对欺诈也勇敢地站出来,学会说“不”,从而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