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紫苗、红苗、白苗、黄苗、僵苗,都有哪些症状,咋治?

温馨提示: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您就可以免费收到小农每天为您推送的最新三农政策、实用技术、价格信息、市场行情等内容了。感谢您的关注与转发!

玉米育苗是决定玉米产量高低的基础,如果育苗过程中,玉米苗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会导致种苗叶片变色。玉米异常苗可以分为5类,紫苗、红苗、黄苗、僵苗以及白苗。当幼苗出现变色时要对症下药。

1、玉米紫苗

症状:秧苗叶片、叶鞘由绿变红,最后呈紫色,3叶期开始出现症状,4-5叶期表现突出,症状明显,根系不发达,茎细小,生长缓慢,叶片由绿变紫,最后枯死。

主要病因:土壤缺磷,根系吸收能カ下降,叶绿素合成受阻,致使叶片由绿变紫,3叶期后低温也易发生紫苗,紫苗可导致玉米空秆、秃尖,影响产量,降低品质。

防治:增施磷肥,提高地湿,一般亩施40~50千克过磷酸钙和腐熟发酵的有机肥作底肥,进行控制,一旦出现紫苗,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2~3次。

2、玉米红苗

症状:当玉米生长出3-4片叶时,常常发现,从幼茎基部向上数第3片叶(也有从第4片叶)开始发红。颜色变化先从叶尖端边缘开始,逐渐扩展到叶片的大部分,呈紫红色。如果生长条件不改善,它还会扩展到下部叶片和新生叶片,一直到7-8片叶,严重时可到9个叶片。有的整个叶片发红,有的只是叶片的一部分发红,严重时,叶鞘、茎部均出现紫红色。红苗可造成植株矮小,叶片叶绿素含量变低,根系活力下降等危害。

主要病因:主要有氮磷养分供应不足、低温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如覆土过深过浅)等。

防治:防治红苗要在玉米5至6叶期追施氮磷肥,迅速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或者及时进行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

3、玉米黄苗(详细可看之前发的文章)

症状:玉米苗初期叶色淡绿,逐渐变黄,严重时枯死,易造成空秆或秃尖。

主要病因:主要由于种子不饱满,秧苗不壮,播种过深,出苗弱,土壤缺肥,除草剂药害所致。

防治:应选择净度、纯度均在98%以、发芽率在90%以上的良种,早间苗、早定苗,合理追肥,促苗早生快发。若出现除草剂药害,可去农药店配解药。

4、玉米白苗

症状:一般从4叶开始,新叶基部叶色变淡,呈黄白色,5-6叶时,叶片出现淡黄和淡绿相间的条纹,基部出现紫色条纹,叶肉变薄,呈半透明白色,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丛生,严重时叶片干枯,造成植株死亡,颗粒不收。

主要病因:主要是土壤缺锌。

防治:锌肥作种肥,每亩用硫酸锌1.5~2.0千克,可与尿素、ニ铵、硝铵等混合均匀作种肥,但种、肥分开,防止烧苗。锌肥拌种,1千克硫酸锌拌25千克玉米种子,方法是用2~3千克温水,溶解1千克锌肥,待全部溶解后,将锌肥溶液均匀的喷到玉米种子上,使种子表面都沾上锌肥,阴干后播种。叶喷锌肥,将100~150克硫酸锌溶于50千克水中,配成0.2%~0.3%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在玉米苗期或拔带期喷施,每亩喷施量10千克为宜。

5、玉米僵苗

症状:僵苗主要发生在3叶期前,苗不壮不新鲜,长的僵巴,黑根多、苗细弱,严重时叶死苗死。

主要病因:地硬、化肥用量过大,播后土壤干旱等原因都可促使僵苗形成。

防治: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做到农肥、化肥、微肥结合。氮、磷、钾结合。底肥、种肥、追肥结合,并合理灌水、除草、防病灭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