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自留种的“白马牙”玉米去哪里了?为什么现在都没有人种了?
在农村有一句农谚是这么说的:““玉米种,只一年,再种一年会减产”。有人说,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玉米的种子只能种一年,不能连续自留种;也有人说,种植玉米需要进行换茬轮作,不能在同一个地块里多年种植。

但是每次我想到这句农谚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植的白马牙玉米。我们这里地少,所以每年都种植大春小春。大春作物是玉米,而小春作物是油菜。
那时候种植的白马牙玉米,全都是自留种,每年玉米收成了以后,挑穗大籽饱满的玉米进行留种。第二年依然还是那个地块,依然还是同样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人种植白马牙玉米了,甚至就连玉米的种子都找不到了。为什么大家都不再种白马牙玉米了呢?

一:白马牙玉米的产量低
记得非常清楚,那时候种植白马牙玉米,都要在玉米的行间种植大豆、小红豆或者红薯。而套种这些作物的主要原因只是为了能够弥补产量。如果在地里只种植白玉米的话,亩产量最多就是在五百斤左右。而自从杂交玉米的出现,大家开始种植杂交玉米,而不再种植白玉米了。尽管种植杂交玉米需要花钱购买玉米种子,但是亩产量能增加三四百斤。

二:白马牙玉米种籽的发苗率低
种过白马牙玉米的农民朋友都知道,“白马牙”这种玉米需要深播。同时,可能是因为自留种的原因,也可能是种子保存的原因,它的发芽率比较低。种玉米的时候,一窝里最少需要丢五颗左右的玉米种子。尽管这样,当玉米发芽以后,还需要进行补种或者移栽,才能保证每一窝里都有两棵玉米苗。

三:白马牙玉米的植株高,抗风性差
马牙玉米的植株非常高,基本都会达到两米五左右。玉米的植株过高将会有两个问题困扰大家伙,第一是玉米的抗风性差,第二是采摘困难。特别是在我们山区,每年夏季玉米䧳蕊刚刚发蔫的时候,经常会有大风天气。在这时候玉米一旦出现倒伏,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而当玉米采收的时候,又需要将玉米杆掰断后进行采收,采收的效率低。而杂交玉米的玉米棒大多在1.5米左右的高度,采收要方便得多。

四:白马牙玉米更耗费人工
“白马牙”这种玉米需要深播,因为它的棵儿大,根深方能叶茂。所以只要是种“白马牙”的地块,人们就要调用力气最大的黄牛、最大号的犁铧,才能完成耕地、播种。同时,在那个时候,大家在种玉米使用的肥料都是农家肥。在玉米需要施肥的时候,一天需要背或者担几千斤农家肥去山上的地里施肥。不管是种植还是管理又或者是收获,和杂交玉米比起来都更加耗费人工。

当然了,白马牙玉米的优点也非常明显。白马牙玉米虽然产量低,但是它耐旱、耐涝、抗病性强。更重要的是在那个粮食匮乏的年代,白马牙玉米磨成粉后,银白色的玉米面是多少农家的优质口粮。特别是在天天吃红薯的时候,如果能有一碗玉米面在里头,吃多也不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