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种啥玉米品种能高产?农民朋友们好好看看

在玉米生产中,种子是最基础、最关键的生产资料,只有优良品种再加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获得高产、增收。

1按籽粒形态与结构分类

2按生育期分类

早熟品种

春播80~100天,需有效积温2100~2200℃;夏播70~85天,需有效积温1800~2100℃。一般植株矮小,叶片数量少,为14~17片。由于生育期的限制,产量潜力较小。

中熟品种

春播100~120天,需有效积温2300~2500℃;夏播85~95天,需有效积温2100~2200℃。

晚熟品种

春播120~150天,需有效积温2500~2800℃;夏播96天以上,需有效积温2300℃以上。一般植株高大,叶片数量多,多为21~25片。由于生育期长,产量潜力较大。

3按用途与籽粒组成成分分类

特用玉米

特用玉米一般指高赖氨酸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等。传统的特用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新近发展起来的特用玉米有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等。

普通玉米

普通玉米一般指符合国家标准的用于饲料原料、工业用粮和食用的玉米。

4按种皮颜色分类

白玉米

红玉米

黄玉米


生产中常见的玉米种类

1耐密型玉米

耐密型玉米也叫紧凑型玉米,具有植株收敛、根系发达、茎秆质量好、抗病强、结实性好等特点。在密植时,田间仍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不会出现空秆、秃尖的现象,高水肥时不出现倒伏。同时具备种芽拱土能力强、出苗整齐、较易抓苗的特点。适宜密度为每亩保苗4000~6000株。

2平展型玉米

平展型玉米也叫稀植型玉米,相对紧凑型玉米而言,叶片平展,单株所占面积较大,密度增大时,因田间透光不良,导致秃尖、穗粒数减少、空秆率增加、千粒重下降,有的品种出现倒伏,造成明显减产。稀植型玉米在适宜的稀植条件下产量较高,主要是单株产量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一般适宜密度为每亩保苗2800~3800株。


农业部主推玉米品种

黄淮海产区

郑单958、浚单20、鲁单981、金海5号、中科11号、蠡玉16、滑玉12、登海605、伟科702、京单58。

西南产区

川单189、雅玉889、成单30、中单808、桂单0810、荃玉9号、云瑞88。

北方产区

吉单27、辽单565、兴垦3号、农华101、京科968、龙单59、利民33、德美亚1号、京科糯2000、KWS2564、良玉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