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学会
费米科技将参展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CPS Fall Meeting) 费米科技将参加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CPS Fall Meeting),我们的展位是209。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CPS Fall Meeting)以下简称秋季会议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年度学术会议,始于1999年,目的是增进国内物理学界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物理学科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经过会议组织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界的共同努力,秋季会议已由最初200人规模逐步发展到目前的2000多人规模,已经成为中国物理学界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学术盛会,引起了国际物理学界的关注
都有为:(1936-),男,浙江杭州人。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南京大学教授。1936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
报告时间: 2019年11月29日(周五)下午2:30 王晓钢,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授,国家大科学工程指挥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研究系统首席科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主任、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在聚变与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的磁重联研究和复杂等离子体中波和不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副研究员、美国Iowa大学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高科技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研究所所长,国际权威性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Physics-Space Physics》Associate Editor和《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编委等。 通讯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邮政编码:610064
新闻来源:bob官方入口(中国)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22-11-29浏览次数:10 本网讯(通讯员 江一帆)11月27日,2022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预赛和决赛评审圆满落幕,bob官方入口(中国)有限公司与湖北师范大学联合组队参加了本次比赛,bob官方入口(中国)有限公司顾梓康所在的团队荣膺全国二等奖,霍龙艺、王潼煜所在的团队斩获全国三等奖,刘新月、汪子强以及彭云龙所在的团队分别荣获优秀奖。 本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是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物理实验专项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物理实验》杂志协办。大赛自2022年9月1日起至11月27日结束,历时近三个月,共吸引了来自全国500余所高校的2000余支队伍参赛,参赛学生人数过万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A级学科比赛。各项活动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和支撑。竞赛始于1984年,每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是第35届,是各高校三位一体招生承认的五大学科竞赛之一
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 (IoPP -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隶属英国物理学会,非盈利性出版机构,是全球最大的物理及相关学科的信息传播机构之一。其出版物涵盖物理学各个方面,学科范围不仅包括理论物理,应用物理,还包括了一些交叉学科,如生物物理,医学物理等。 该出版社还出版其他学协会的期刊,比如中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德国物理学会、欧洲光学学会、国际计量局、伦敦数学学会、国际原子能机构、瑞典皇家科学院、放射保护学会、医学物理和工程学会、中科院等离子所和中国力学学会、意大利里雅斯特国际高级研究生院等
12月10日上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田浩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专业师生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近日,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主办,南昌大学承办,《物理实验》杂志协办的2021年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圆满结束。 本次竞赛队伍来自全国500余所高校,共计1587支代表队。本次比赛我院师生共组建2支代表队参赛
学校坚持“质量强校”的工作思路,争优求发展。邹连文校长及分管教学的行政,经常深入课堂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始终掌握教学话语权。 我校坚持“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问题导学”的教学原则,探索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 学校成立以来,建立精干机构,强化智效管理
黄昆,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 1919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Bristol)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1951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任博士后研究员,1951━197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并于1959年加入中国***,1977━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1983年以后,任名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