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经济学前沿—刘迎秋讲授“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及其与通涨间的平衡” 9月1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迎秋教授为我院学生讲授“经济学前沿”课程,讲座题目为“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及其与通涨间的平衡”。 主讲人简介:刘迎秋,著名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93年被评为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6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现面向全国公开招收2020年博士后研究人员。 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张树华(政治理论、世界政治)、贠杰(政府管理与改革)。 二、招收条件(须同时具备)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不良记录
中国社科院大学将在青年政治学院基础上成立《资讯》 近日,又有一个重磅好消息传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并将在青岛建设校区,地点就在李沧世园会附近。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青岛市已经签订协议,在青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分校区。据了解,这也是中国社科院大学目前传出的唯一一个校区
李建军: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经验及其意义(东吴讲堂) 10月3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李建军应邀来校,做客第76期“东吴讲堂”,为师生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经验及其意义”主题讲演。本期讲堂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洪庆福主持,外国语学院部分师生参加活动。 李建军研究员的讲演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行为出发,阐述和分析她的作品内容和精神气质,从而探究她文学精神上的俄罗斯气质和俄罗斯特点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现面向全国公开招收2020年博士后研究人员。 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张树华(政治理论、世界政治)、贠杰(政府管理与改革)。 二、招收条件(须同时具备)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不良记录
千家诗•神童诗•名贤集•增广贤文(精编本)¥19.80 冯国超,1965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主编、编审,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1964年3月生,河北沧州人,汉族。 1986年7月获得西北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后担任编辑部副主任;2000年8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担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主编、编辑部主任;2001年晋升为编审;2009年7月获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2008年9月被聘请为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北师范大学西北边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域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等。 主要从事汉唐边疆史研究,侧重于民族关系、管理机构、边疆政权以及疆域理论等方面,主要科研著作有: 1、《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独著,14万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1999年再版
在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院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算是首屈一指的院校。对于社科学而言,无论是全日制研究生还是在职研究生在教学方面都是非常不错,而且广受企业和学员的认可。鉴于很多学员都在选择社科院在职研究生进行学习,下面时间就为大家介绍一下,2018年社科院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
今天(2019年6月3日),教育部下发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下达2018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通知公布了2018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和学位授予单位主动提出放弃授权的学位授权点名单。 结果显示,不合格学位点共有31个,全部为硕士学位点;限期整改学位点共有43个
广州中医药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和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及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之一,为中国首批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拥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均为优秀。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学校的前身广州中医学院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新中国首批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现名;原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于2000年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广州三元里、大学城2个校区,占地1377亩,建筑78万多平方米,设备总值4.9亿元;下辖二级学院15个,开设本科专业18个;有教职员工(含附属医院)50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接近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