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中心纳米材料室科研人员在一维/二维复合结构反电渗析发电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通道除在离子分离、生物分子检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之外,还可以借助其高的离子选择性和优异的离子整流特性作为反电渗析技术的核心部件用于反电渗析发电。为制备出具有高功率和高效率的反电渗析发电结构,近代物理所科研人员提出将PET锥形纳米通道与二维层状氧化石墨烯(GO)膜相结合制备出1D/2D复合结构,并研究了复合结构的反电渗析发电特性(图1)
11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禹州市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完成的“青蒿素规模化绿色生产新工艺”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林国强院士担任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朱晓新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叶阳研究员担任副主任委员。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工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居国际领先水平,应用前景广阔
12月25日下午,应我校{澳门百老汇4001com物理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肖国青研究员在物理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一带一路’发展的机遇——打造重离子科技之路”的学术报告。{澳门百老汇4001com物理学院相关专业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 报告介绍了介绍重离子加速器开展基础研究,突出了重离子加速器研究领域宽、交叉范围广的特点
近日,中国核学会发布的《关于批准发布<车载式医用数字X数字射线摄影系统放射防护设施设计要求>等6项中文团体标准的公告》显示,由美狮贵宾会技所属美狮贵宾会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美狮贵宾会达胜”)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纸包装光油电子束固化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并将于2019年9月1日正式实施。 该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电子束固化技术标准空白,为纸包装光油电子束固化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提供了标准依据和技术指导,规范了电子束固化技术在纸包装印刷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有助于电子束固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广。 据介绍,热固化和紫外光固化(UV)是目前国内纸包装油墨固化的两种主要方式,随着国家对纸包装行业安全及环保要求的提高,对纸包装油墨固化过程有害物质迁移性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固化技术面临新的挑战
日前,大华公司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三位一体”责任,在从严从紧、从实从细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进疫情之下的生产经营工作,全力保障研发测试、生产制造、市场开发和重点项目等如期推进,成功中标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直流电源采购项目。 该采购项目招投标阶段正值北京本轮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全力实现“动态清零”的关键时期。面对大华园区厂区封闭运行管理以及项目招投标时间节点的紧迫压力,公司党委、经营领导班子统一部署、统筹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在最短时间内组织起项目投标攻坚团队,加班加点推进项目方案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