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员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高敬)春运大幕已经开启,雨雪却有点“不消停”,给回家路上“添堵”。记者14日从中央气象台获悉,1月14日到1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有一次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东路南下的弱冷空气和西南地区北上的弱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交汇,受二者共同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
南方低温冻雨造成大面积灾害的可能性正持续上升 更新时间:2011-1-8 9:06:22 新年伊始,贵州、湖南等地出现大范围的低温冻雨天气,交通运输受到严重影响。“这是入冬以来南方地区首次出现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尽管发生时间较早,但范围比较集中,累积效果明显,主要对贵州、湖南、重庆等地影响较大
高速公路局行控中心监控路况,预估25日初四将出现北返车潮。(中央社) 高速公路局预估,今(25)日初四是春节假期车流最大量的日子,将出现北返车潮,预估平均车流量是平日的1.8倍,高速公路主要壅塞路段是北向道路,多处易塞路段可能要塞到深夜才会逐渐纾解。 高公局路况预报员游衣芸表示,由于目前已是春节假期后半段,今日预估将出现北返车潮,部分路段会出现壅塞情形,高公局建议民众上午就上路,至于国道五号会持续实施高乘载管制到初八,管制时间是每天下午3时到8时
[本周大部气温骤降中东部降水增多]国庆中东部大降温,为何今年来得这么早? 从气象学的意义上说,寒流有严格的“门槛”。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瑞南介绍说,寒潮天气过程是一个大规模强冷空气活动过程。根据冷空气的国家标准,某个地方每天最低气温在24小时内冷却的宽度8,或48小时内冷却的宽度10,或72小时内冷却的宽度12,以及该地区每天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为寒流
记者7日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获悉,中国与法国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将于2018年上天,在全球范围内观测海洋表面的风浪。中法海洋卫星中方科学组组长、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建强同时介绍,“十三五”期间还将发射包括海洋一号C、D卫星及海洋二号B、C卫星在内的9颗海洋试验与业务卫星,同时不断完善海洋系列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提升星地一体业务化运行与服务能力,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全球治理、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支撑。 “中法海洋卫星装载的海浪波谱仪、散射计将在距地520公里的轨道上24小时不间断工作,实现对海洋表面风和浪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监测数据可被两国以及世界各国科学家、预报员共享使用,有利于更好地探索海浪形成过程与变化规律,区分风浪与涌浪,为海上船只航行安全、全球海洋防灾减灾、全球海洋资源调查提供服务保障
中央气象局表示,18日受到东北季风影响,北部偏凉。(资料照片/中央社) 中央气象局今天(18日)指出,明天天气与今天类似,受到东北季风影响,北部跟宜兰仍偏凉,20日起东北季风减弱,气温回升,25日前将一天比一天热。 气象局预报员曾昭诚表示,明天受到东北季风影响,迎风面基隆北海岸、东半部跟北部山区仍有下雨机会,温度虽然稍微回升,但北部跟宜兰仍偏凉,明天入夜后到20日清晨,北部有水汽通过,会有下雨机会
央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受台风“海神”影响,吉林、黑龙江等地迎来降雨大风天气,各地各部门迅速应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日傍晚开始,吉林省迎来强风雨。吉林省气象台副台长陈长胜表示,降雨将持续到9日夜间:“8日的时候,风和雨还会有一定的维持,但是风力和雨强会略有减弱,到9日风基本上就结束了
气象局表示,未来一周仅周末受东北季风增强影响,气温稍降,北部及东半部易有短暂雨,其他日大多都是晴到多云;预估23、24日有锋面通过,但雨区以北台湾为主,对中南部水情帮助不大。 ▼明日降雨集中在东部。(图/翻摄自中央气象局) 中央气象局预报员叶致均告诉中央社记者,未来一周除了18、19日有东北季风增强影响、气温稍降且雨区扩大外,其他日天气大致都是晴到多云,仅东半部有局部降雨
明起新疆开始降雨降温 乌鲁木齐今日最高22℃ 天气网讯,随着春天的到来,2019-12-23 (23日)的乌鲁木齐迎来阳光暖暖的天气,最高气温已回暖至22℃,已有不少市民开始短袖出行。据新疆气象台预报,预计明夜(24日)起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伊犁州等多地有降雨天气,气温也将跌至冰点,市民们需注意添衣防寒。 预计3月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普遍有小到中雨(山区为雨夹雪转雪),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或雪,山区有暴雪或大暴雪
天山网讯(记者余梦凡报道)又到一年高考时,本周下半段,高三学子就要走进考场。6月4日,新疆气象台发布了高考期间全疆天气预报。预计2019年高考期间,全疆主要考点城市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各地气温较为适宜,风力不大,气象条件总体对高考较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