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极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会伴随着环境的恶化,为了科技发展和经济效益,人们肆意使用着地球上的资源,甚至不惜破坏自己生活的环境。他们随意砍伐、无制止的焚烧化石燃料,造成了各种恶果。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最为典型的后果
晨线是地球表面由黑夜到白天的通过线,昏线是地球表面由白天到黑夜的通过线。 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春秋二分,全球昼夜等长;冬夏二至,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由于大气折光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它实际上比大圈略小
今天是香港航空史上具历史性和破纪录的一刻 ——“香港起飞”即将成为香港首架本土自行装嵌及注册,更以香港作为出发及完成环球之旅的飞机! “香港起飞”将于2016年8至11月,带着本地登记标志“B-KOO”环球飞行。“香港起飞”会越过所有经线及南北极圈外的大部分纬线,飞行大约55000公里,并在包括澳洲、美国、英国、意大利、等近25个国家、50个机场*停留。 启航前,“香港起飞”团队诚邀了一众香港人参加“梦想起飞”活动,向我们分享自己的梦想和启发,及如何令自己梦想成真
新华网深圳12月12日电(记者李晓玲)由“走遍全球第一人”桂强芳撰著,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走遍全球》系列丛书11日在深圳首发。 丛书共五册,包括《我的亚洲》《文明欧洲》《野性非洲》《纵贯南北美洲》《情迷大洋洲南北极地区》,以国家和城市为基本单位,内容涉及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等,是一套以全球国家及城市竞争力考察为主,涵盖自然景观及人文风貌,兼具学术参考价值与观光指导作用的综合性实用著作。首发式上,《走遍全球》丛书五册同时出版发行,让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尽览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记者7日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获悉,中国与法国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将于2018年上天,在全球范围内观测海洋表面的风浪。中法海洋卫星中方科学组组长、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建强同时介绍,“十三五”期间还将发射包括海洋一号C、D卫星及海洋二号B、C卫星在内的9颗海洋试验与业务卫星,同时不断完善海洋系列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提升星地一体业务化运行与服务能力,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全球治理、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支撑。 “中法海洋卫星装载的海浪波谱仪、散射计将在距地520公里的轨道上24小时不间断工作,实现对海洋表面风和浪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监测数据可被两国以及世界各国科学家、预报员共享使用,有利于更好地探索海浪形成过程与变化规律,区分风浪与涌浪,为海上船只航行安全、全球海洋防灾减灾、全球海洋资源调查提供服务保障
冬季采暖煤改清洁能源是近两年各地政府工作的重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更是丝毫不敢懈怠。日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根据各地上报情况,2019年10 月底前,“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493 万户。 其中,天津市36.3 万户、河北省224.2 万户、山西省39.7 万户、山东省122.3 万户、河南省70.1 万户
国中地科教学介绍臭氧层时会放上1985年和最近的臭氧层比较图, 虽然这样的图已经有办法呈现臭氧层的浓度差异, 但是在设计课程时,思考若有动态的改变,就能够让学生有从观察中建立概念,并且加深印象,也符合科学家长期观测的过程, 因此Google一番后,找到了课本图的来源(猜测...),并且可以自由下载动画档,那就是NASA! 网站内提供了关于臭氧层的观测讯息,并且提供每天的南极圈上空臭氧浓度变化, 为了更符合原先的课程设计,从中搜寻适合观察臭氧浓度变化与月份的关系, 从下连结中是动画档的FTP,我从中挑选了1985年和2010年7月~12月的南极上空臭氧浓度变化, 按此连结:movies(里头的资料有点乱......) 让学生看完后,回答1985年和2010年是否有差异,以及哪个月份的臭氧浓度最低? (此处很有趣的,课文中写10月浓度最低,不过从观测图来看大家都认为是9月下旬) 不过,这FTP中还有南北极上空观测图,就可以比较何处的臭氧浓度变化较大, 除此之外,此网站的多媒体字段还有提供很多资源可以下载,我想是个挖宝的好地方! 因此要搜寻臭氧浓度的变化动画而找到NASA网站这个好地方,除了臭氧层的资讯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资讯和多媒体可以运用,
卫星云图一般显示的是红外图像。最暖(最低)的云显示为白色,最冷(最高)的云显示成黄色,红色和紫色。图像是从气象卫星上获得的,中国有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风云四号卫星
根据麦哲伦传回的有关金星信息,金星地壳运动是否复苏引起了科学家的热议。人类对金星的探索过程并不顺利,从而认为它是一颗不适合生存的星球,现在科学家发现金星表面有地壳活动的迹象,极有可能是它复苏的苗头。 金星的研究之前科学家对金星的研究,认为这颗星球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因为人类的探测器不能近距离观测,所以被认为是一颗根本不适合人类的星球
冬季采暖煤改清洁能源是近两年各地政府工作的重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更是丝毫不敢懈怠。日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根据各地上报情况,2019年10 月底前,“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493 万户。 其中,天津市36.3 万户、河北省224.2 万户、山西省39.7 万户、山东省122.3 万户、河南省70.1 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