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
(本报讯)据中国驻棉兰总领馆网站消息, 8月29日晚,驻棉兰总领馆王军副总领事应邀观摩巨港“苏南歌剧社”闽南剧演员排练演出。 剧社唯一的指导老师,80多岁的杨老先生介绍,印尼共有两家闽剧团,都在巨港。苏南歌剧社成立于2007年,目前有40多名演员和学员,全部为男性,常因剧情需要反串角色
闽剧又称“福青戏”,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福州方言地区以及台湾、南洋等地。辛亥革命前后,福州的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互相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彼此借鉴移植上演剧目,逐渐发展成为“闽班”。1924年,《紫玉钗》一书正式以“闽剧”取代了旧时“闽班”之称
5日晚8时,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与香港福建同乡会共同主办的元宵闽剧晚会将通过“华人头条”平台(一款新闻资讯类手机APP)线上直播,演出具有儒林风的闽剧《双蝶扇》。 今晚的《双蝶扇》由省实验闽剧院院长、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和梅花奖获得者周虹,梅花奖获得者陈洪翔,国家一级演员江忠岩、倪爱民领衔主演。 省实验闽剧院的演员们今天上午和下午将在三坊七巷的非遗博览苑表演《贻顺哥烛蒂》中的“说媒”折子戏
游客们用碎瓦片摆塔。 位于上下杭景区的福州市非遗展示馆,中秋节这天开展了“月圆中秋话非遗”主题活动,以非遗精品展、闽剧展演、中秋节俗展示等形式,邀市民、游客在共庆团圆之时,同赏非遗之美。 10日上午,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福州市文化馆和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承办的“花好月圆 闽韵闽腔‘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惠民演出”在位于上下杭景区的福州市非遗展示馆举办
1月26日,福州第二届破五迎财神民俗活动在“破店”海潮店举办,福州市餐饮行业代表、消费者代表以及部分社区居民齐聚一堂,结合“破五”民俗开展祈福活动。在福建省非遗闽剧传承人姚祖建的带领下,多个非遗闽剧、越剧、木偶等团体同台献艺,活动洋溢着浓浓的民俗文化氛围。 据了解,破五迎财神是福州自古有之的文化活动,在福州俗称“破五节”,即春节的诸多禁忌,这天之后皆可破除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歆、通讯员朱雄)11月12日从湖北省演艺集团获悉,开幕不过3天,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以下简称“南方会演”)出票已达8000张,沪剧、锡剧、越剧、闽剧、川剧、藏戏等地方戏曲剧种在汉聚集,吸引不少本地观众“尝鲜”。 “藏戏比京剧早几百年哩,平常很难听到,这次怎么能错过?”龚先生在武汉一家培训学校担任数学老师,从小就跟着家里的太爷爷去戏园听戏,喜欢京剧十多年,南方会演虽没有京剧演出,但并不妨碍他欣赏戏曲本身。此次演出,他早早定下藏戏《六弦情缘》、越剧《枫叶如花》以及南昌采茶戏《郝仁好事》的门票,“中国的戏曲种类有300多种呢,要不是时间不允许,我真想天天去看!” 记者了解到,像龚先生一样抱着“尝鲜”心态购票看戏的市民还挺多